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北极海冰的可能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508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
    侯瑞钦; 朱素行; 王晓芳; 武丰民; 张曼; 朱志伟; 何珊珊; 马琼; 金蕊;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Arctic sea ic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but also a memory of climate anomaly. At present it has reduced markedly and rapidly,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limate system is very close to a tipping point. Now the scientists mostly focus on Arctic sea ice's impact o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However, the Arctic sea ice and the tropical oceans, as huge thermal source and sink, their interactions certainly will effect the global weather and climate significantly and profoundly. Does the sea temperature anomaly over tropical oceans have impact on the Arctic sea ice? And, on the background of Arctic sea ice rapid decline on a decade basis, does the impact of tropical Pacific ocean on the Arctic sea ice exert some effect on the pass of the tipping point? There is less study related to this topic. Only a few studies just focus on their homochronous relationship. Our finding, however, indicates that the sea temperature anomaly in tropical Pacific on summer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rctic sea ice formation on autumn and winter seasons, and further effect the threshold passing. So, discovering the fact, that the tropical Pacific sea temperature has a lead effect on the Arctic sea ice, is significant for both science and climate forecast field. Furthermore, sea temperature anomaly over central and eastern tropical Pacific may have different relationship with Arctic sea ice, as well as the dynamical mechanism. Therefore, with the entry point of different sea temperature anomly modes, lea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opical Pacific and Arctic sea ice is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assess the possible impact of the tropical Pacific on Arctic sea ice.
北极海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和记忆器,近年来它急剧消融,已经接近激发气候系统改变的"临界点"。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它对中高纬的影响。然而北极海冰与热带海洋作为巨大的冷源与热源,它们的相互作用对全球大气和气候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热带太平洋海温对北极海冰有无影响?在北极海冰急剧消融的年代际背景下热带太平洋对它的影响对引爆临界点有何作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几篇工作也限于它们的同期关联。我们初步研究发现夏季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秋冬季北极海冰有显著作用,可能影响其临界点的到来。所以理清热带太平洋海温对北极海冰影响的事实,有重要科学意义,也可为气候预测提供前期信号。同时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模态与北极海冰的关联和机制也可能不同。因此,本项目以热带太平洋海温的不同模态为切入点,分析它们与北极海冰的超前关联和机制,全面评估热带太平洋海温对北极海冰年际变化的可能影响,为全面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奠定重要基础。

结项摘要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北极海冰消融剧烈,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有着深远影响。热带太平洋上的海温异常模态ENSO不仅受到北极海冰的影响,它也反过来作用于北极海冰,两者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本项目利用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ENSO发展年秋季北极海冰的异常信号,揭示了不同海温异常模态与北极海冰的超前联系,并讨论了其中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指出:(1)对于去除线性趋势的北极海冰变率,无论是EP El Nino年还是CP El Nino年份,在北极地区基本没有明显的海冰异常。而在La Nina位相北极海冰出现了较明显的异常响应,在EP La Nina的发展年夏秋季,喀拉海和巴伦支海附近海冰显著减少约12-15%;而在CP La Nina年却在波弗特海至东西伯利亚海海冰异常偏多。(2)对于秋季北极海冰年际分量,它与同期EP型ENSO的线性相关几乎没有通过检验的区域。然而,不同位相EP ENSO事件在新地岛以东喀拉海海域的海冰均表现为显著的负距平,表明EP ENSO对北极海冰年际分量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作用。在EP El Niño年喀拉海海冰异常偏少与西太暖池附近被抑制的对流所激发的负位相的PJ波列有关,高纬地区异常反气旋环流形成了由较暖的中高纬地区向喀拉海区的暖平流输送,导致海冰异常偏少。而在EP La Niña年秋季北大西洋上空存在一个明显的西风急流中心,与低层西风异常形成准正压响应,有利于北大西洋高纬地区开放性海域的暖水向喀拉海区域输送,加速了融冰进程,导致该地区海冰异常减少。(3)北极海冰融冰量(每年1月与9月海冰密集度之差)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且有较强的区域性。东西伯利亚海和波弗特海海冰融冰量的平均值和方差均增大,格陵兰岛以东洋面海冰融冰量的量值和变率均在减弱。东西伯利亚海海冰融冰量的增加与融冰量EOF第一模态年代际变化相关,而EOF第二模态则明显造成了波弗特海海冰的年代际消融。第二模态与AO的相关系数在1960-1990年仅为0.186,而1980-2010年升高至0.367,东西伯利亚海冰融冰量与AO在1980-2010年相关达到了0.4以上,而波弗特海融冰量与AO在1960-1990年相关系数高达-0.488。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秋季北极海冰与欧亚冬季气温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的不同联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金海;武丰民;祁莉
  • 通讯作者:
    祁莉
全球变暖减缓期陆地地表气温变化特征和 CMIP5 多模式的未来情景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金海;詹丰兴;祁莉;王迪
  • 通讯作者:
    王迪
春季青藏高原感热通量对不同海区海温强迫的响应及其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海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蕊;祁莉;何金海
  • 通讯作者:
    何金海
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对北极海冰的可能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蕊;祁莉;张文君;何金海
  • 通讯作者:
    何金海
北极海冰及其与气象要素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祁莉;徐业佳
  • 通讯作者:
    徐业佳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ENSO对中国南方降水低频变率的可能影响
  • DOI:
    10.13878/j.cnki.dqkxxb.20170101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文君;雷徐奔;耿新;祁莉
  • 通讯作者:
    祁莉
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降水影响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静;何金海;祁莉;吴志伟;施晓晖
  • 通讯作者:
    施晓晖
4种再分析资料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象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潇;何金海;祁莉
  • 通讯作者:
    祁莉
The terraced thermal contrast among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East Asian plain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its impacts on the seasonal transition over East Asia
青藏高原、东亚平原和西北太平洋阶地热力对比及其对东亚季节转换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祁莉;He Jinhai;Wang Yuqing
  • 通讯作者:
    Wang Yuqing
两类La Nia季节演变过程的海气耦合特征对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磊;张文君;祁莉;何金海
  • 通讯作者:
    何金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祁莉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东南部常年南风区偏南风形成原因、变化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905044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