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晶体结构特征的TRIP钢复杂应力宏微观塑性行为跨尺度计算及组织力学性能演变分析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107503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508.成形制造
- 结题年份:2013
- 批准年份:2010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1-01-01 至2013-12-31
- 项目参与者:张洪梅; 杜仲; 卢林; 高举斌; 严振宇; 潘汗灵; 杨敬敏;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针对高强韧TRIP钢相变增塑附加材料行为引起的相邻组织微观应力应变动态再分配抑制了材料的微观失稳,显著提高材料宏观强度及韧性这一相变增塑的共性基础性问题与现象,依托分子动力学MD与连续介质力学FE相结合的跨尺度计算方法,通过构建考虑晶体结构特征的微观独立变量、内变量及宏微观耦合运动控制方程,开展复杂应力下TRIP钢相变增塑宏微观塑性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基于晶体结构特征的相变增塑微观材料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TRIP钢宏微观材料行为的跨尺度计算建模,材料实验、工艺实验与EBSD 电子背散射衍射相结合的跨尺度计算模型的考证与修正,以及基于跨尺度计算模型的TRIP钢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宏微观塑性行为。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以期为从晶体结构出发定量化探索高强韧结构材料相变增塑宏微观材料行为机制,开展基于性能的高强韧结构材料反向设计及塑性加工工艺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结项摘要
研究了TRIP钢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宏微观材料行为跨尺度计算方法及组织演化特征。在计算方面,研究了不同尺度下的TRIP钢材料行为规律,解决了基于晶体结构的TRIP钢多尺度建模变量传递关键技术,揭示了不同尺度的微结构响应特征,掌握了基于内变量的多尺度变量耦合建模方法,建立了跨纳观-细观-宏观的TRIP钢多尺度计算框架。在实验方面,对TRIP600及TRIP780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宏观塑性流动与微观组织演化进行了研究,开展了单向拉伸、双向拉伸、循环弯曲、球形杯突及筒形拉深等实验,分析了TRIP钢残余奥氏体的组织表征技术,掌握了不同变形条件下TRIP钢塑性流动及失稳特征,揭示了单向应力、双向应力及循环应力等条件下不同TRIP钢残余奥氏体马氏体相变规律,建立了残余奥氏体马氏体相变与组织应力的对应关系。在塑性力学理论方面,分析了不同应力条件下TRIP钢塑性变形过程在屈服椭圆上的应力轨迹,掌握了不同应力状态所对应的残余奥氏体在屈服椭圆上的分布特征与规律,揭示了TRIP钢微观组织演化与宏观塑性力学变量间的相互对应关系。项目研究成果对于揭示TRIP相变增塑机制,促进TRIP钢塑性加工技术发展应用将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8)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TRIP Steel Residual Austenite Stacking Fault Development
TRIP钢残余奥氏体堆垛层错发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DOI:10.4028/www.scientific.net/amr.827.8
- 发表时间:2013-10
-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洪洋
- 通讯作者:李洪洋
Effect of grain boundary on bicrystal ingrain non-uniform deformation by crystal plasticity finite element
晶体塑性有限元研究晶界对双晶晶粒不均匀变形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Materials Research Innovations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洪洋
- 通讯作者:李洪洋
Finite element and molecular dynamics multiscale framework for TRIP steel macro and micro material behavior invesitgation
TRIP 钢宏观和微观材料行为研究的有限元和分子动力学多尺度框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洪洋
- 通讯作者:李洪洋
把握实践教学内容及节奏提高《塑性成形力学基础》课堂教学质量初探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力学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洪洋
- 通讯作者:李洪洋
Investigation on TRIP Steel Retained Austenite Transformation under Cyclic V-bending Deformation
TRIP钢循环V型弯曲变形下残余奥氏体相变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
- 影响因子:1.6
- 作者:李洪洋
- 通讯作者:李洪洋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