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形式秩序研究:先例与转化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1508044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801.建筑学
- 结题年份:2018
- 批准年份:2015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6-01-01 至2018-12-31
- 项目参与者:刘智; 郑曦; 张洁; 冷婕; 陈科; 陈俊; 宋晓宇; 张琬乔; 赵雪野;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Nowadays, architectural practices are dominated by consumer culture that proselytizes the new and demands the continual production of new imagery. In order to promote a critical resistance generated by architecture’s autonomous knowledge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is subject aims to develop methods and terminologies for the close reading and critique of architectural form in terms of its inner logic, quality and order. Based on existing studie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regarding to the reflection of architectural order will be collate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meanwhile their references,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in the history will be analyzed, and then they will be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form system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history.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integrate the ideas and practices, as well as the knowledge and crafts, and show examples where excellent architects have been able to take material from the discipline of architecture and manipulate it so that it becomes present, and then understand and extract from them a workable, useful body of architectural theory for form pro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面对今天被消费主义所主宰的不断追求表面新奇的建筑文化,本课题倡导将注意力从对“新奇”的追求,转向对“秩序”和质量的思考,并找到实实在在对其进行分析、思考与评判的术语和方法,促进建筑学自主知识和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改善当前建筑实践中价值混乱的现状。基于大量已有建筑形式研究,筛选、归纳与整理出对形式秩序进行理解、描述和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工具,并对其来源、发展及意义的转化进行严谨的史学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运用于分析古今中外不同形式系统的建筑。通过精细、严格的形式分析和视觉例证,力图将思想与实践、知性与技艺整合起来,揭示出建筑师如何通过将建筑学科中累积起来的材料和知识进行选择和转化,从而形成自己的建筑组织原则,并以期从中归纳和提取出某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当下设计有启发性的形式思考和转化方法。
结项摘要
在消费主义所主宰的追求表面新奇与趣味的建筑文化中,本项目以对建筑“秩序”的研究重建建筑学自主知识和价值评价体系,力图重塑学科尊严,改善混乱局面。通过从鲍扎体系到德州骑警教学改革的历史梳理,研究了西方建筑形式系统及其在历史中的演变,筛选、归纳与整理出对形式秩序进行理解、描述和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工具。接下来,以柯林罗的著述为主要参照,按照“先例+转化”的思路,研究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路易康等人的建筑案例,从而揭示出现代建筑所独有的,具有普遍性的,主要通过智性(思维)去认识的概念性原则,以及现代建筑从当代视觉艺术中继承的美学概念、视觉现象和形式组织方法。以“秩序”为主线,对中西方建筑进行了比较研究,一方面研究了西方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比例体系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另一方面研究了中国古代木建筑基于儒家的“礼”、道家的“术数”及木结构标准化所共同建立的秩序。此外,通过对重庆本土建筑的研究,探讨了建筑形式中秩序与反秩序背后的逻辑,以及建筑形式同城市文脉的关联,由此将归属于建筑自主性的形式研究延伸向建筑形式如何同城市文脉产生关系并参与到公共领域构建的话题中。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步行网络修补理念下的旧城中心区城市更新设计策略——以遵义市红花岗区城市更新设计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规划师
- 影响因子:--
- 作者:金鑫;魏皓严
- 通讯作者:魏皓严
生猛的白象居——步行基础设施建筑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住区
- 影响因子:--
- 作者:魏皓严;郑曦
- 通讯作者:郑曦
伟大的建筑教师——柯林·罗的遗产(五)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建筑师
- 影响因子:--
- 作者:曾引
- 通讯作者:曾引
建筑与秩序
- DOI:10.3969/j.issn.1673-0232.2016.01.021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城市建筑
- 影响因子:--
- 作者:曾引
- 通讯作者:曾引
现代建筑的毕业生——柯林·罗的遗产(四)简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建筑师
- 影响因子:--
- 作者:曾引
- 通讯作者:曾引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