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球形冰晶粒子群的毫米波多次散射实验测量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90502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9.大气观测、遥感和探测技术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High-altitude ice clou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limate change and atmospheric structure through radiation effects. However,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ice clouds i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water clouds, so it’s more difficult to detect ice clouds. The present electromagnetic theory can complete the calculation of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cloud particles, however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highly irregular ice particles must be studied by experiment. Therefore,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study on multiple scattering experiment based on microwave anechoic chamber of non-spherical ice particles at millimeter wavelength. Firstly, the relationship amongst multiple scattering factor, cloud optical thickness, asymmetry factor, phase function and single-scattering albedo would be studied by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analyzing quantitatively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scattering effect of non-spherical ice particles on asymmetry factor, phase function and polarization parameter. Secondly, the self-made cloud particle scattering measurement device would be used to measure the multiple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non-spherical ice particles in microwave anechoic chamber. Finally,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can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amongst polarization parameter, multiple scattering factor and microphysical parameter and can finish the scattering database based on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which can provide basis for accurately retrieve the micro-physical parameters of ice clouds .
高空冰云通过辐射效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大气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冰云的形状相比于水云更加复杂,故冰云的探测难度更大。目前的电磁理论能够完成规则冰晶粒子散射特性的计算,但对于极不规则的复杂冰晶粒子群多次散射特性研究必须通过实验测量手段。因此本项目拟开展非球形冰晶粒子群毫米波多次散射的微波暗室实验测量研究。首先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非球形冰晶粒子群的多次散射因子与云光学厚度、不对称因子、相函数以及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关系,定量分析非球形冰晶粒子群的多次散射效应对不对称因子、相函数以及偏振量的影响。然后在微波暗室内利用云粒子散射测量装置完成非球形冰晶粒子群多次散射特性的测量。最后对比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结果建立多次散射效应下偏振量、多次散射因子与云粒子群微观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实验完成大气云粒子群散射数据库,为多次散射效应下冰云微观物理参数的精确反演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大气中包含各种形状和成分的粒子,例如雨滴、冰雹、雪花、冰晶和沙尘等粒子。粒子散射特性的分析在气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气象粒子的电磁和光散射特性研究更是一门对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有着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在气象领域随着散射理论研究的深入和高精度雷达探测需求的提高,复杂形状非球形粒子的散射特性已经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分析粒子散射特性的多种理论计算方法,包括Mie散射理论、带电球形粒子散射理论,双层球形粒子散射理论以及DDA散射理论、XFDTD软件、T矩阵方法等;针对单个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利用XFDTD软件、DDA和T矩阵计算了单个非球形冰晶、雨滴、冰雹和沙尘的RCS和双偏振参量(Zdr和Ldr)的大小及变化规律。针对双层球形粒子散射特性的研究,基于Matlab计算了不同双层球粒子的散射特性。利用电磁场理论推导带电粒子的散射公式,计算了不同带电量以及不同尺寸的冰球与水球粒子的散射特性,结果表明当粒子携带一定量的电荷时其散射特性将接近于金属粒子的散射特性。基于DDA与HFSS软件完成了双球系统与双六棱柱冰晶粒子的多次散射特性计算。针对非球形粒子群RCS受多次散射影响的研究,利用XFDTD、GMM和简单相加法分别计算了非球形云、降水、冰雹、沙尘粒子群的RCS,发现多次散射造成的平均差异分别为1.34%、15.23%、2.39%和6.33%。 讨论了降水、冰雹和沙尘粒子群中粒子的排布对非球形粒子群多次散射的影响。发现排布的平均影响分别为9.43dB,2.49dB和5.55dB。利用电磁缩比理论和粒子散射测量装置,测量了球形粒子群和非球形粒子群的RCS,对比结果后认为电磁相似理论能够应用于实验室粒子散射特性的测量。根据介质球、塑料小球粒子群、长方体蜡块粒子群的RCS仿真结果可知,电磁相似理论能够应用于云粒子的缩比测量,利用粒子散射测量系统测量得到的S21值反演得到粒子群的RCS值。本课题的研究为雷达精确反演降水和其物理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10)
The Distribution of Aircraft Icing Accretion in China—Preliminary Study
我国飞机积冰的分布——初步研究
  • DOI:
    10.3390/atmos11080876
  • 发表时间:
    2020-08
  • 期刊:
    Atmospher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Jinhu Wang;Binze Xie;Jiahan Cai
  • 通讯作者:
    Jiahan Cai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Atmospheric Anion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Beidou Positioning.
基于北斗定位的大气负离子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DOI:
    10.3390/s21186174
  • 发表时间:
    2021-09-15
  • 期刊:
    Sensor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J;Xie B;Cai J;Wang Y;Chen J;Abro MI
  • 通讯作者:
    Abro MI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全景模型构建对比 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建模与仿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金虎;许俊辉;史嘉奇;王宇豪
  • 通讯作者:
    王宇豪
云雷达联合微波辐射计的水凝物识别研究
  • DOI:
    10.13443/j.cjors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波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金虎;谢槟泽;刘光普;陈后财;吕星超;蔡嘉晗;梁艺潇
  • 通讯作者:
    梁艺潇
基于承灾体空间化的高温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以中国长三角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金虎;王宇豪;陈江;蔡嘉晗;谢槟泽;苏航
  • 通讯作者:
    苏航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粒子取向以及空气含量对卷云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影响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金虎;葛俊祥;祝潇;魏鸣;杨泽鑫;李家强
  • 通讯作者:
    李家强
西南低涡活动特征的再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气象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金虎;李栋梁;王颖
  • 通讯作者:
    王颖
基于流变原理的柔性接触抛光材料去除模型综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巨龙;邵琦;吕冰海;赵萍;王金虎
  • 通讯作者:
    王金虎
石英半球谐振子力流变抛光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飞控与探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金虎;袁巨龙;吕冰海;李绍良;宋丽君;訾进锋;成宇翔;赵万良;陈效真
  • 通讯作者:
    陈效真
纳米孪晶立方氮化硼的飞秒激光材料去除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靳田野;陈俊云;王金虎;赵清亮
  • 通讯作者:
    赵清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