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催化途径的硫炭复合材料的原位构筑及其锂硫电池正极性能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0208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203.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present project provides a new concept to design high performance carbon based lithium-sulfur cathode material. Nitrogen-rich mesoporous carbons with controlled porosity and nitrogen chemical state will be synthesized and then used as metal-free catalysts for direct oxidation of H2S to elemental sulfur. The forming sulfur will be in-situ deposited on the carbon framework in the form of atomic sulfu, allowing the formation of unique and homogenous sulfur@ nitrogen-rich mesoporous carbons nanocomposites for lithium-sulfur cathode materials.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including: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nitrogen-rich mesoporous carbons for metal-fre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H2S; the role of the nitrogen chemical state and the porosity on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H2S; the control of the physical state of sulfur and its content in the nanocomposites via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structure-dependent capacity,power density and cycling ability of the nanocomposite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orosity and nitrogen chemical state on the improving th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and the cycling performance. In conclusion, the unique sulfur@carbon nanocomposites could capture the inherent economic value of waste themselves from H2S removal indsutry. And moreover, their intrinsic structure benefits could provide new implications for designing advanced sulfur/carbon composites for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拟制备并结构设计富氮中孔炭,协同利用孔隙限域空间和氮的非金属催化活性,直接催化氧化H2S至单质硫并原位沉积于材料孔壁,构筑出新型硫炭纳米复合材料,进而研究其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通过对富氮中孔炭的孔隙结构和氮掺杂化学状态的理性设计,研究其非金属催化氧化硫化氢本征,阐明孔隙结构和表界面化学在催化过程中的角色,进而控制产物硫在孔内形成及分布特征;结合催化反应条件控制硫在孔内分布状态及总量,并通过应用条件(电流密度、锂的进入和脱出)反馈修正,进而揭示容量、功率以及循环性能对硫炭复合材料结构最佳适配原则;研究掺杂氮的界面作用和孔隙的限域效应对硫及其放电产物吸附稳定作用,探讨二者对抑制硫"穿梭"效应和"孤岛"效应的贡献机制,协同硫在孔内高度分散的物理状态,综合提升硫炭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活性、库伦效率及循环性能,最后归纳总结材料的表界面和孔隙结构与非金属催化活性剂及能量存储的构效关系。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富氮中孔炭的结构定向设计-非金属催化氧化硫化氢-脱硫产品的锂硫电池正极应用为研究主线,串联了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存储两大前沿领域研究,在高效催化氧化有害毒气硫化氢的基础上,将脱硫产品变废为宝,开发了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首先以廉价的苯酚、甲醛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纳米二氧化硅溶胶为骨架支撑,通过溶胶-凝胶反应,制备出孔结构和氮含量(0-12 wt. %)可控的富氮中孔炭。系统地研究了氮掺杂对中孔炭各项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微晶结构、表面碱性、抗氧化性、电导率等的影响。结果显示,氮掺杂能够显著提高中孔炭的表面碱性,同时适量的氮掺杂(4-8 wt. %)能够改善中孔炭的抗氧化稳定性和导电性。所制备的富氮中孔炭能在室温下直接催化氧化硫化氢气体至单质硫,无其它副反应产生。富氮中孔炭的非金属催化活性与氮掺杂量直接相关,氮掺杂含量越高,富氮中孔炭的非金属催化活性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吡啶氮是主要的催化活性位。由于富氮中孔炭不含金属等其他催化活性物质,仅靠本身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脱硫,因而通过CS2即可实现脱硫剂的再生。此外,与熔融浸渍法相比,H2S催化氧化法生长的单质硫以“自下而上”层层生长的方式均匀紧密地包覆在中孔炭的纳米骨架上,不会发生硫颗粒的团聚和炭载体内部孔道的堵塞,从而充分发挥富氮中孔炭对聚硫化锂的限域作用,同时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子传导。另外,氮原子对硫及其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化学吸附作用,能进一步抑制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因此适量氮掺杂可以提高硫正极的电化学性能。本项目实现了富氮纳米孔炭材料的功能导向制备,为硫化氢的安全高效净化和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环境净化和清洁能源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已按计划完成,材料各项性能均已达到预期指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of mesoporous carbon microsphere/selenium composites by controlling the pore structure and nitrogen doping
通过控制孔结构和氮掺杂增强介孔碳微球/硒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DOI:
    10.1016/j.electacta.2014.11.199
  • 发表时间:
    2015-01-20
  • 期刊:
    ELECTRO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6.6
  • 作者:
    Liu, Lei;Wei, Yanju;Long, Donghui
  • 通讯作者:
    Long, Donghui
Scalable preparation of nitrogen-enriched carbon microspheres for efficient CO2 capture
可大规模制备富氮碳微球以有效捕获二氧化碳
  • DOI:
    10.1039/c4ra11647j
  • 发表时间:
    2014-11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Wang, Jitong;Qiao, Wenming;Ling, Licheng;Long, Donghui
  • 通讯作者:
    Long, Donghui
Nanoarchitectured Nb2O5 hollow, Nb2O5@carbon and NbO2@carbon Core-Shell Microspheres for Ultrahigh-Rate Intercalation Pseudocapacitors.
用于超高倍率嵌入赝电容器的纳米结构Nb2O5空心、Nb2O5@碳和NbO2@碳核壳微球
  • DOI:
    10.1038/srep21177
  • 发表时间:
    2016-02-16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Kong L;Zhang C;Wang J;Qiao W;Ling L;Long D
  • 通讯作者:
    Long D
Effect of graphitic structure on electrochemical ion intercalation in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石墨结构对电化学离子嵌入正负极的影响
  • DOI:
    10.1007/s10008-014-2527-7
  • 发表时间:
    2014-06
  • 期刊: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Pentecost, Am;a;Long, Donghui;Ling, Licheng;Qiao, Wenming
  • 通讯作者:
    Qiao, Wenming
Flexible Ru/Graphene Aerogel with Switchable Surface Chemistry: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 for Room-Temperature CO Oxidation
具有可切换表面化学性质的柔性钌/石墨烯气凝胶:室温 CO 氧化的高效催化剂
  • DOI:
    10.1002/admi.201500711
  • 发表时间:
    2016-05-23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Li, Wencheng;Zhang, Huanhuan;Long, Donghui
  • 通讯作者:
    Long, Donghu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孔炭的水玻璃模板法制备、结构调控及球形功能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旭;龙东辉;乔文明;凌立成
  • 通讯作者:
    凌立成
碳纳米管增强Al_2O_3-SiO_2气凝胶制备及性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化工新型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旭华;贾献峰;王际童;龙东辉;乔文明;凌立成
  • 通讯作者:
    凌立成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炭纤维块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新型炭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际童;龙东辉;乔文明;凌立成
  • 通讯作者:
    凌立成
乙烯渣油结构解析及其热解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传长;龙东辉;乔文明;凌立成
  • 通讯作者:
    凌立成
空天飞行器用热防护陶瓷材料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现代技术陶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玉峰;洪长青;胡成龙;胡 平;李 伶;刘家臣;刘 玲;龙东辉;邱海鹏;汤素芳;张幸红;周长灵;周延春;朱时珍
  • 通讯作者:
    朱时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龙东辉的其他基金

极端热环境下纳米孔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化学反应与传热行为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孔碳微球的可规模制备及其在液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批准号:
    21878091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氮掺杂中孔碳室温非金属催化氧化硫化氢的基础研究
  • 批准号:
    21576090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