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层中低频波动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带电粒子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31071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 资助金额:
    3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ll kinds of low frquency waves are observed in thd earth's mgnetosphere. They affect the states of charged particles in the magnetosphere by wave-particle interaction and have the close relations with many magnetospheric physical process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low frequency waves and their effects on charged particles in the magnetosphere ar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for space weather research. We will study the distributions, evolutions and excited conditions for various kinds of low frequency waves in the magnetosphere,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particle distributions and wave charecteristics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low frequency waves on accele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radiation belt elections by using data analysis, theoretical studi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particle simulation and hybrid simulation). We will compare the importanc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low frquency waves on accelera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charged particles by typical event analyses and numerial simulations, and try to understand further the feature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low frequency waves, and their effects on charged particles i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地球磁层中存在多种形式的低频波动,这些低频波动通过波粒相互作用影响到磁层中带电粒子的状态,并与许多磁层物理过程密切相关。磁层中低频波动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带电粒子的影响,是空间天气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将通过卫星资料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粒子模拟和混合模拟等),研究磁层中各种低频波动的分布、演化和激发条件,探讨粒子分布与波动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低频波动对辐射带电子加速和沉降的影响。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和数值模拟,比较不同类型低频波动对带电粒子加速和沉降的重要性,对地球磁层中低频波动的性质和形成机制,及其对带电粒子的影响有进一步的认识。

结项摘要

地球磁层中低频波动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带电粒子的影响,是空间天气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通过资料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我们研究了地球磁层中各种低频波动(合声波、嘶声波、电磁离子回旋波、磁声波)的频谱特性、时空分布、源区位置、以及与太阳风和地磁活动的关系,还研究了这些波动的形成机制、扫频模型、饱和特性、以及对辐射带电子分布的影响。统计结果证明,磁静日期间上升调合声波主要出现在向阳侧,随着地磁活动性增加,将向晨侧移动。上升调和下降调合声波的源区都在赤道附近。亚暴期间,热电子向晨侧附近的等离子体层注入能量,可以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回旋共振联合作用,产生具有整个漂移频率的哨声模波。给出了太阳风动压突然降低导致等离子体层嘶声、外层嘶声和合声波同时消失的首次报道和物理解释。发展了一种二维广义曲线坐标的粒子模拟格式,研究了在二维镜场中各向异性电子分布激发上升调合声波的过程,结果表明哨声波主要产生在磁赤道附近,且它们在向较高纬地区传播期间持续地增长。基于自恰粒子模拟中对有效的波动增长率和电子相空间动力学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合声波扫频的新模型——“捕获-释放-放大”模型(TaRA模型),可以解释合声波的扫频机制和一些精细结构。应用非线性扰动分布函数δf方法,研究了哨声波动激发时电子相空间结构的演化。结果表明在合声波扫频元的主要时段电子相空间结构维持一种形状。基于辐射带暴的资料分析,提出了电磁离子回旋波驱使外辐射带中心区域相对论电子局域沉降损失的新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Generation of banded chorus by a two-component energetic electron distribution in an inhomogeneous magnetic field
非均匀磁场中二分量高能电子分布产生带状合唱
  • DOI:
    10.1063/1.499323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Physics of Plasma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Huang Hua;Wang Zhibin;Tao Xin;Wang Xiaogang
  • 通讯作者:
    Wang Xiaogang
Suprathermal Electron Evolution Under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Plasmaspheric Plume Hiss Wave Heating and Collisional Cooling
等离子层羽流希斯波加热与碰撞冷却竞争下的超热电子演化
  • DOI:
    10.1029/2020gl08964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Wang Zhongshan;Su Zhenpeng;Liu Nigang;Dai Guyue;Zheng Huinan;Wang Yuming;Wang Shui
  • 通讯作者:
    Wang Shui
Unravel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horus Wave and Electron Beam-Like Distribution in the Earth's Magnetosphere
揭示地球磁层中合唱波与电子束状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 DOI:
    10.1029/2019gl08510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Chen Rui;Gao Xinliang;Lu Quanming;Wang Shui
  • 通讯作者:
    Wang Shui
A "Trap-Release-Amplify" Model of Chorus Waves
合唱波的“陷阱-释放-放大”模型
  • DOI:
    10.1029/2021ja029585
  • 发表时间:
    2021-09-01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PACE PHYSIC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Tao, Xin;Zonca, Fulvio;Chen, Liu
  • 通讯作者:
    Chen, Liu
Magnetospheric chorus, exohiss, and magnetosonic emissions simultaneously modulated by fundamental toroidal standing Alfven waves following solar wind dynamic pressure fluctuations
太阳风动压波动后的基本环形阿尔文驻波同时调制磁层合唱、Exohiss 和磁声发射
  • DOI:
    10.1029/2018gl08150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Liu Nigang;Su Zhenpeng;Gao Zhonglei;Zheng Huinan;Wang Yuming;Wang Shui
  • 通讯作者:
    Wang Shu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行星际磁云研究新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天文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毓明;叶品中;王水
  • 通讯作者:
    王水
日地系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水
  • 通讯作者:
    王水
Application of Cortactin protein
Cortactin蛋白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水;查小明;夏添松;梁梦迪
  • 通讯作者:
    梁梦迪
空间等离子体压力各向异性对磁场重联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颖娟;王水
  • 通讯作者:
    王水
冕洞阻碍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形成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2006,49,629-63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申成龙;汪毓明;叶品中;王水
  • 通讯作者:
    王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水的其他基金

耀斑粒子加速的数值研究
  • 批准号:
    41474125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1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磁场重联中波粒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4117412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9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低频波加热和加速带电粒子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4093105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日冕物质抛射驱动激波对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影响
  • 批准号:
    40874075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
  • 批准号:
    40574063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空间等离子体中磁场重联和粒子加速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40336052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空间等离子体中磁场重联和粒子加速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40244006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磁场重联激发电磁辐射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40174041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日冕物质抛射现象的研究
  • 批准号:
    49834030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多层电流片中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49774243
  • 批准年份:
    1997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