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禾本科间作促进豆科作物结瘤固氮机制研究

批准号:
31160102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51.0 万元
负责人:
孙建好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305.群落生态学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娟、赵建华、李伟绮、赵旭、吴科生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施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但大量施肥在增加产量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潜在威胁,尤其是氮肥施用抑制了豆科作物生物固氮的潜力,人为造成根瘤菌联合固氮的"氮阻遏"现象。众多研究表明,豆科/禾本科间作能促进豆科作物结瘤固氮,尤其是在高施氮肥条件下豆科作物还能发挥明显的结瘤固氮的潜力,有效缓解或打破"氮阻遏"现象,但其机理还认识不清。本项目以蚕豆或豌豆为研究对象,从根瘤菌-豆科联合固氮的外部条件入手,系统研究豆科作物与玉米间作的种间氮素竞争能力、根际微生物群落改变、根际分泌物相互作用、种间根系形态变化和空间重叠交叉对豆科-根瘤菌联合固氮的影响。系统阐明间套作增加豆科植物结瘤固氮的机理,为挖掘在高氮素累计土壤环境中豆科作物固氮潜力的生物学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英文摘要
豌豆/玉米间作是河西绿洲灌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栽培模式,也是当地重要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之一。针对目前氮肥过量施用和豆科作物生物固氮被忽视的实际,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开展了豌豆/玉米间作田间试验,以施氮量、接种根瘤菌和间作种植方式为试验因子,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 豌豆接种根瘤菌对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作物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物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吸收动态,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得出了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豌豆/玉米间作体系不同生育期0~1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的现状特征,旨在为河西绿洲灌区豌豆/玉米间作体系节肥、高产的氮肥用量、接种外源根瘤菌的增产作用以及减少因过量的氮肥投入使作物不能及时全部吸收而被大水漫灌和降雨等途径淋洗到土壤深层, 造成氮肥损失和农田环境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宋尚有;李隆;孙建好;赵建华
通讯作者:赵建华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李隆;孙建好;包兴国;李伟绮
通讯作者:李伟绮
全膜覆土免耕栽培技术土壤碳氮代谢特征研究
- 批准号:31760613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8.0万元
- 批准年份:2017
- 负责人:孙建好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