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第二致病因子的鉴定及致病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7073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405.耳鼻咽喉头颈发育相关疾病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EVAS)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genetic deafness associated with inner ear malformations. The detection rate of double allelic mutation in SLC26A4 gene is 89.15% in the patients of China, which is far more than other races. However, clear molcular etiology can’t be determined in about 10.85% of Chinese EVAS patient. Our recent genom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second pathogenic factors with this disease. Genomic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such as 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s), are increasingly associated with monogenic diseases. Identification of SLC26A4 gene copy number variations and new pathogenic genes may be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 1668 cases of EVAS genetic resource bank, gene whole sequence capture (including exons and introns) an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will be performed for cases with unknown molecular etiology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ic CNVs, and analyze the breakpoint and draw the detailed CNVs spectrum.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ic new genes was performed by whole exon groups sequencing or whole genome sequencing in patients without CNVs. Then construct animal models of important CNVs and new genes to carry out the functional studies, which will fill the gaps in the study of pathogenesis of EVAS and establish a more precise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strategy.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伴有内耳畸形的最常见遗传性耳聋之一,SLC26A4基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在中国患者人群中,通过SLC26A4基因一代序列分析双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达89.15%,远超其他种族,但仍有10.85%的患者分子病因不明。本课题组近期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病存在第二致病因子。其中SLC26A4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和致病新的突变形式或新基因的鉴定可能是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本研究以前期建立的1,668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资源库为基础,对目前分子病因不明的病例首先进行SLC26A4基因全序列(外显子和内含子)捕获、二代测序鉴定致病CNVs,分析断裂点,绘制详细的CNVs谱;然后对CNVs研究仍未明确病因的患者群采用全外显子组或全基因组测序鉴定致病新突变或新基因;进而对重要的CNVs及新基因构建动物模型进行功能研究,填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致病机制研究中的空白点,建立更为精准的预防

结项摘要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VAS)是伴有内耳畸形的最常见遗传性耳聋之一,SLC26A4基因是其主要致病因子。在中国患者人群中,通过SLC26A4基因一代序列分析双等位基因突变检出率达89.15%,远超其他种族,但仍有10.85%的患者分子病因不明。聚焦这一科学问题,本研究以前期建立的2551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资源库为基础进行系统研究:(1)构建了SLC26A4基因全序列(外显子和内含子)捕获芯片,对目前分子病因不明的病例首先进行二代测序分析,鉴定出一个新的位于非编码区的致病性突变(chr7-107304821C>T),此位点可导致异常剪切从而导致EVAS的发生;(2)研究通过SLC26A4基因全序列分析发现SLC26A4拷贝数变异(CNVs)是EVAS另一重要致病因素;(3)本研究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家系分析,首次提出FOXI1基因可能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是EVAS的另一重要致病基因。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将EVAS的分子诊断率提高了3.99%。同时本研究对临床听力资料完整的EVAS患者进行了听力表型分析。本研究通过EVAS基因型和表型的系统研究,完善了EVAS遗传资源库,填补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致病机制研究中的空白点,为建立EVAS更为精准的预防干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以耳聋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痣Noonan综合征病例报道及诊断认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莎莎;黄邦清;高雪;袁永一;苏钰;王国建;康东洋;戴朴
  • 通讯作者:
    戴朴
Gene4HL: An Integrated Genetic Database for Hearing Loss.
Gene4HL:听力损失综合遗传数据库
  • DOI:
    10.3389/fgene.2021.77300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Frontiers in genetics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Huang S;Zhao G;Wu J;Li K;Wang Q;Fu Y;Zhang H;Bi Q;Li X;Wang W;Guo C;Zhang D;Wu L;Li X;Xu H;Han M;Wang X;Lei C;Qiu X;Li Y;Li J;Dai P;Yuan Y
  • 通讯作者:
    Yuan Y
Congenital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s the initial presentation of PTPN11-associated Noonan syndrome with multiple lentigines or Noonan syndrome: clinical feature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 PTPN11 相关努南综合征伴多发性雀斑或努南综合征的首发表现:临床特征和潜在机制。
  • DOI:
    10.1136/jmedgenet-2020-106892
  • 发表时间:
    2021-07-01
  • 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Gao, Xue;Huang, Sha-Sha;Yuan, Yong-Yi
  • 通讯作者:
    Yuan, Yong-Yi
Prelingual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Caused by a Novel GJB2 Dominant Mutation in a Chinese Family
中国家庭中新型 GJB2 显性突变导致的语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DOI:
    10.1155/2020/6370386
  • 发表时间:
    2020-01-22
  • 期刊: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ang, Shasha;Gao, Xue;Dai, Pu
  • 通讯作者:
    Dai, Pu
Clinical and molecular findings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a de novo mitochondrial A1555G mutation.
一个具有线粒体 A1555G 新突变的中国家庭的临床和分子发现
  • DOI:
    10.1186/s12920-022-01276-y
  • 发表时间:
    2022-05-25
  • 期刊:
    BMC medical genomics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 通讯作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临床耳聋基因诊断实验室构建及管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耳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东洋;黄莎莎;袁永一;戴朴
  • 通讯作者:
    戴朴
Van der Hoeve综合征型耳聋患者COL1A1基因变异分析及临床防治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爱萍;高松;黄莎莎;王国建;韩东一;戴朴;袁永一
  • 通讯作者:
    袁永一
目标序列捕获及平行测序在临床耳聋基因诊断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耳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钰;汤文学;代志瑶;高雪;王国建;黄莎莎;康东洋;林曦;戴朴
  • 通讯作者:
    戴朴
43例耳聋家庭再生育前的遗传学分析与指导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明昱;黄莎莎;王国建;袁永一;康东洋;张昕;戴朴
  • 通讯作者:
    戴朴
OTOGL基因新变异致隐性遗传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梦龙;黄莎莎;唐凤珠;张昕;李晓红;邱士伟;袁永一
  • 通讯作者:
    袁永一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莎莎的其他基金

线粒体DNA A1555G遗传学及起源性分析
  • 批准号:
    8120075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