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异质性视角的国际贸易选择与企业技术学习的互补机制研究

批准号:
71503247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负责人:
王芳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G0306.国际经济与贸易
结题年份:
2018
批准年份:
201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赵兰香、万劲波、周城雄、张大蒙、李美桂、贾佳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循环是近期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都关注的热点。探索中国企业如何在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利用外来技术资源,提升技术能力、向更高附加值和高技术的产业转移,保持竞争优势对创新经济学理论发展、企业战略管理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结合“新”新贸易理论和新熊比特理论从微观视角研究中国企业国际贸易选择和技术学习活动的互补性机制,建立出口贸易与技术学习决策互相引致的机制,阐明同时进行出口和技术学习对提升企业的绩效的作用,并探讨要素禀赋和产业特征对这一过程的影响。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中国企业技术能力动态演进的阶段特征,识别贸易活动中不同外国技术来源对促进企业技术能力转移的作用。本项目研究结果将扩展基于微观的宏观经济理论一般均衡模型,有助于理解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英文摘要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of Chinese exporters and the vicious circle “importing-lagging behind-re-importing” has recently caused much attention among both scholars and politicians in China. Combining the view of “new” new trade theory and Neo-Schumpeterian theory, this project aims to build a micro-founded theoretical model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decisions of trade and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s well as their impa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The model is then applied to interpret the arguments from empirical analysis on Chinese firms. The role of factor endowment and sector’s characteristics are addressed in the theoretical model. ..We mainly investigate the following two groups of research questions: (1) is there a potential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rade and learning? More specifically, whether the decision to export induces Chinese firms to invest in technological leaning, and vice versa; and whether exporting and technological learning have a complementary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firms in China; (2) how different channels of foreign technology influence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firms in term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The expected research results will enrich theorie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therefore they can shed light on understanding how Chinese firms take advantages of foreign sources of technology in an export-oriented econom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roductivity.
本项目结合“新”新贸易理论和新熊比特理论从微观视角研究中国企业国际贸易选择和技术学习活动的互补性机制,项目有以下研究发现:(1)企业出口与研发投入之间具有互补性关系。同时进行出口与研发活动可以提升企业劳动力生产率28.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13%。构建一般均衡模型阐明出口生产率阈值与要素相对富余程度的关系,解释中国企业生产率悖论产生的原因与机制。模型推论表明同时进行出口与投入研发互动对提升企业的具有互补性作用。(2)产业技术属性对企业的出口中学习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出口中学习效果与企业所处的技术体制和领域相关。在知识基础需求较高的技术体制中,出口未能带来显著的学习效果,即生产率的提升。而在独占性和技术机遇较高的技术体制中,出口更易导致更高的生产率和创新绩效。技术累积性未有稳健的影响。(3)企业投资R&D活动存在自选择性,并受产业的技术属性影响。(4)中国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过程有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处于各阶段的企业都倾向于维持其现有能力水平。直接技术来源,包括技术许可、进口中间投入和FDI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突出,特别是技术许可和进口中间投入对技术能力处于初级和搜索阶段的企业具有较大的作用,而FDI则对处于相对较高技术能力(搜索阶段)的企业作用更显著。出口对企业技术能力的演进未显示出显著的作用。(5)探讨后发国家企业从模仿到创新转变的关键因素。研究后发国家企业的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阐述从模仿到创新需要组织创新的全面变革;分析后发国家企业从事基础研究的动因与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该研究为后发国家企业追赶过程提供更多的微观实证证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新”新贸易理论。有助于理解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从而更好的理解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科学学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王芳;赵兰香
通讯作者:赵兰香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科学学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李美桂;赵兰香;张大蒙
通讯作者:张大蒙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科研管理
影响因子:--
作者:王芳;赵兰香;贾佳
通讯作者:贾佳
基于科学知识异质性的知识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45万元
- 批准年份:2022
- 负责人:王芳
- 依托单位:
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与政策启示:基于诺贝尔科学奖的分析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0万元
- 批准年份:2019
- 负责人:王芳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