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对榕小蜂群落多样性及榕-蜂互惠体系的影响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097229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1608.森林信息学与森林经理学
- 结题年份:2012
- 批准年份:2009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0-01-01 至2012-12-31
- 项目参与者:Rhett D· Harrison; 杨大荣; 肖春芬; 王振吉; 严啸; 侯香莲;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热带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快速衰减,可持续的管理迫在眉睫,而制定出合理的管理策略需要较好地掌握群落对环境压力的响应。榕树和榕小蜂是分布于热带地区的一个互惠共生系统,具有丰富的榕小蜂群落多样性,是研究群落结构和进化生态学的最佳模式系统。本项目通过系统的繁殖物候调查,研究榕小蜂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及环境压力的变化而呈现出来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还比较榕树种子及传粉榕小蜂的繁殖随非传粉小蜂群落结构、海拔及环境压力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这是第一次研究热带生态系统中,海拔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可以回答自然群落随环境压力变化,物种的是怎样丢失的?共存的物种是怎样调节物种多样性的损失?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如何等问题?最终可以为热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制定策略的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的研究目的是比较几种雌雄同株榕树所属榕小蜂群落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情况,并检验关于群落集散分布的决定因素的几种假说。经过三年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结果:1)钝叶榕是一种具有多型现象和特殊繁殖系统的榕树。统计结果显示:钝叶榕、其传粉小蜂以及跟随传粉小蜂进入榕果并能为榕树传粉的杨氏金小蜂共同作用促进了其表型多样性现象的产生(研究成果待发表)。2)高榕上存在一种先于传粉榕小蜂产卵的造瘿类非传粉榕小蜂Sycophilomorpha sp。,研究结果表明,传粉榕小蜂会主动趋避被Sycophilomorpha sp.产过卵的榕果,因此在单个榕果的水平上,种子和榕小蜂后代的数量都大大的减少(Peng et al.,2011)。同时,一种分析群落相互作用的方法也在深入分析高榕数据的过程中得以发现,其通过对榕小蜂之间的取食关系进行赋值,成为检验群落集中分布假设的关键性步骤。另外,经过调查发现,在决定榕树物候变化的各因素中,将积温和光周期相结合的模型能最好的拟合观测数据的变化规律,这一结果已包含在一篇待发表的文章中。3)蚂蚁是榕小蜂的取食者,尤其对于非传粉榕小蜂的丰富度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两篇相关文章正处于投稿阶段,一篇是综述,一篇是关于在婆罗洲的一种适蚁榕树的研究。4)中国榕树的系统发育方面;首先,与榕树进化相关的一个生物地理假说得以证明(Xu et al 2011)。另外,影响Sycomorus亚属榕树的榕果性状进化的决定性因素得到验证(Harrison et al 2012)。已有的研究成果均在2011年的一个国际性会议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对外发表。该项目目前共采集到103批榕小蜂样本(其数量大大超出预期)。但是,由于这些样本有可能作为长期研究的基础数据,采集工作通过别的项目资助还在继续进行。在已采集到的103批样本中,仅有30批榕果完成了计数工作。这稍滞后于项目计划,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样本量很大(计数工作耗时长),另一方面对招收研究生的名额限制也对该项目的顺利进行略有影响。该项目目前有一名工人专门负责榕果计数,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完成最终的统计工作。根据已经获得的大量数据,在2013年-2014年期间,该项目计划再产出2-3篇文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volution of fruit traits in ficus subgenus Sycomorus (Moraceae): to what extent do frugivores determine seed dispersal mode?
榕树亚属(桑科)果实性状的演变:食果动物在多大程度上决定种子传播模式?
- DOI:10.1371/journal.pone.0038432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PloS one
- 影响因子:3.7
- 作者:Harrison RD;Rønsted N;Xu L;Rasplus JY;Cruaud A
- 通讯作者:Cruaud A
New insight into the phylogenetic and biogeographic history of genus Ficus: Vicariance played a relatively minor role compared with ec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dispersal
对榕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历史的新见解:与生态机会和扩散相比,替代性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 DOI:10.1111/j.1759-6831.2011.00155.x
- 发表时间:2011-11
- 期刊: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 影响因子:3.7
- 作者:Rhett D. Harrison
- 通讯作者:Rhett D. Harrison
Ecology of parasite Sycophilomorpha sp. on Ficus altissima and its effect on the fig-fig wasp mutualism
寄生虫 Sycophilomorpha sp 的生态学。
- DOI:10.1017/s0031182010000727
- 发表时间:2010-06
- 期刊:Parasitology
- 影响因子:2.4
- 作者:Rhett D. Harrison
- 通讯作者:Rhett D. Harriso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