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与可穿戴计算中Eyes-Free交互界面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462053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209.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Eyes-free interface i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active research hot spot in mobile and wearable computing. In this study, the reality-based interactive techniques which based on natural interactive properties such as gesture/posture of the human body, haptic freedback and audio feedback are studied in depth. The study includes: 1. The method for discretizing and evaluating abailable input properties except voice input under eyes-free condition in mobile and wearable computing. How to effectively collect the input properties and the parameters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the evaluation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usability, interactive performance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interactive devices, would be studied deeply. 2. The method for abtaining interactive output information under eyes-free interaction based on haptic and audio feedback. The study would evaluate the usabilities betweeen static and dynamic status of the human body, and further obtain the fundamental interactive paramsters about the differences of the recognization and perception among the people. 3. The natural and noval interactive techniques and interfaces under eyes-free condition. A software prototype integrated the eyes-free interfaces which is designed for health-care of the old people should implemented and evaluated. In a word, the final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y would contribute the study of natural user interface. The fundamental parameters and other related results would support the technology develment of mobile and wearable computing of China.
课题针对在移动与可穿戴计算人机交互研究中日益活跃的无视觉(Eyes-Free)交互问题,拟以肢体形态、触听觉等自然属性融合为研究对象,开展面向现实的自然人机交互界面关键技术研究。1)研究无视觉情况下移动与可穿戴计算中语音以外的输入属性离散化及可靠验证的方法,研究不同人体输入属性的有效数据采集技术,特别是对输入设备可用性、交互性能、准确性的评价方法;2)研究无视觉交互中的输出量感知方法,从人的认识能力和感官能力出发,研究在静止与运动状态下对不同输出的可用性评估,获得在不同信息输出量下的人体感知与认知差异。3)研究无视觉情况下的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的自然流畅交互技术,设计并实现自然真实的交互界面,实现应用原型并采用老人健康看护场景进行可用性评估。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是自然人机交互与面向现实的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移动与可穿戴技术的自主创新及成果应用转换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结项摘要

课题针对在移动与可穿戴计算人机交互研究中日益活跃的无视觉(Eyes-Free)交互问题,拟以肢体形态、触听觉等自然属性融合为研究对象,开展面向现实的自然人机交互界面关键技术研究。1)研究无视觉情况下移动与可穿戴计算中语音以外的输入属性离散化及可靠验证的方法,研究不同人体输入属性的有效数据采集技术,特别是对输入设备可用性、交互性能、准确性的评价方法;2)研究无视觉交互中的输出量感知方法,从人的认识能力和感官能力出发,研究在静止与运动状态下对不同输出的可用性评估,获得在不同信息输出量下的人体感知与认知差异。3)研究无视觉情况下的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的自然流畅交互技术,设计并实现自然真实的交互界面,实现应用原型并采用老人健康看护场景进行可用性评估。经过四年的工作,有如下几个重要的实验结果。1)触觉仍是无视觉情况下最为可靠的反馈手段,同时人体在室内与室外环境对触觉的感知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老年人触觉交互能力比正常群体还要偏弱 。同时,在室内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震动源的不同位置和不同震动形态产生有效的反馈;2)人体可以准确的区分五种振动模式,其正确率均可达到90%以上; 运动状态下,手腕的摆动会影响对振动模式的感知,差异性小的振动强度会变得难以区分,容易混淆“环形振动”与“对角振动”;参与者对“点振动”类型和“全振动”类型的感知程度要高于其他两种类型;4)室外的整体反馈与室内接近,简单地提高强度并不是最为优效的方法,触感反馈对人体部位更为敏感;5)基于基础研究结果开发完成的若干原型系统,证明可以更好地改善人机交互准确率与效率,部分可以应用于老年人健康看护中。整体来看,本项目的研究成果是自然人机交互与面向现实的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移动与可穿戴技术的自主创新及成果应用转换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2)
Gazes Induce Similar Sequential Effects as Arrows in a Target Discrimination Task
在目标辨别任务中,凝视会产生与箭头类似的序列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Qian Qian;Xiaoting Wang;Miao Song;Feng Wang
  • 通讯作者:
    Feng Wang
Sequence effects of the involuntary and the voluntary components of symbolic cueing
符号提示的非自愿和自愿成分的序列效应
  • DOI:
    10.3758/s13414-017-1472-9
  • 发表时间:
    2017-12
  • 期刊:
    Attention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Qian Qian;Wang Feng;Song Miao;Feng Yong;Shinomori Keizo
  • 通讯作者:
    Shinomori Keizo
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在函数优化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从锐;钱谦;王锋;孙铭会
  • 通讯作者:
    孙铭会
视线线索和箭头线索引起不同的线索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心理学探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钱谦;王潘潘
  • 通讯作者:
    王潘潘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n Vibrotactile Feedback for Wristband System
腕带系统振动触觉反馈的实证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Feng;Zhang Wanna;Luo Wei
  • 通讯作者:
    Luo W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超声辅助提取蜜柑皮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 DOI:
    10.3969/jissn.1671-9646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产品加工(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文;谭兴和;张喻;王锋;黄薪安;徐宁
  • 通讯作者:
    徐宁
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相关炎症因子改变及意义的研究进展
  • DOI:
    10.3969/j.issn.1006-6187.2022.10.014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糖尿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廉硕硕;王锋;惠宗光;贺圣文;蒋与刚
  • 通讯作者:
    蒋与刚
基于光滑边域有限元法的二维裂纹扩展分析
  • DOI:
    10.11776/cjam.36.01.b11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应用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剑波;谢伟;王锋
  • 通讯作者:
    王锋
一种基于压缩传感的超分辨光学三维成像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光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锋;罗建军;唐兴佳;李立波;胡炳樑
  • 通讯作者:
    胡炳樑
时效制度对Al-Cu-Mg-Ag-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建波;张永安;朱宝宏;王锋;李志辉;李锡武;熊柏青
  • 通讯作者:
    熊柏青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锋的其他基金

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 批准号:
    U1231205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触控技术中的界面范式与交互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6106302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虚拟天文台科学工作流及相关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10878009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