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450脂肪酸脱羧酶的酶学、酶工程及组合生物合成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085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505.蛋白质、多肽与酶生物化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Renewable, carbon neutral, and hence environment-friendly bio-hydrocarbons have attracted global attention a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alternative energy products due to its highest similarity to fossil petroleum fuels. Production of these hydrocarbons via decarboxylation of fatty acids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es. This project is proposed to focus on a newly discovered bacterial P450 fatty acid decarboxylase. Studies on this unique P450 enzyme include systematic enzymology analyses, understanding of its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and extensive bioengineering via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Furthermore,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approaches are to be used to create a novel microbial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bio-hydrocarbon through combining this P450 decarboxylase to another polyketide synthase based hydrocarbon biosynthetic pathway derived from a cyanobacterial species. Globally, this research represents the first example of bioengineering and 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microbial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fatty hydrocarbons.
生物脂肪烃类燃料因其与化石燃料的高度相似性、可再生性、低碳环保等特点成为全球替代能源研究的焦点之一。生物储能物质脂肪酸的脱羧反应是生产烃类替代液体燃料的重要途径。本项目拟对近期发现的一种细菌P450直链饱和脂肪酸脱羧酶进行系统的酶学研究;理解其催化机理与结构功能关系;通过定点突变对其产烃效率进行酶工程优化;并使用组合生物合成手段将该酶与另一来自蓝细菌的聚酮合成酶生物产烃途径进行整合,以获得一条全新的微生物高效产烃生物合成途径。本研究为迄今为止国际上首次对微生物产脂肪烃途径所进行的系统性酶工程与代谢工程改造。

结项摘要

本项目首先利用P450脂肪酸脱羧酶OleTJE纯化蛋白完成了体外催化功能重建、反应条件优化和底物选择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OleTJE的酶动力学分析;通过定点突变分析阐明了OleTJE的催化机理和产物调控机制。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OleTJE不依赖于过氧化氢辅因子的单加氧酶特性,为利用代谢工程手段构建高效生产脂肪端烯的工程菌指明了新方向。基于新的指导思想,项目组构建的大肠杆菌生物产烃细胞工厂的α烯烃产量(以葡萄糖为原料)为目前国际上已报道最高水平。我们还原创性地设计和构建了基于脂肪酶与P450脂肪酸脱羧酶偶联催化的“油脂→脂肪酸→α烯烃”人工生物产烃新途径。上述这些结果有力推动了P450脂肪酸脱羧酶这一新酶家族的基础研究,为其未来进入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领域的实际应用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项目执行期内已发表SCI论文4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并产出了丰硕的国际合作交流成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New reactions and products resulting from alternativ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P450 enzyme and redox partners.
P450 酶和氧化还原伙伴之间的替代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反应和产物
  • DOI:
    10.1021/ja4130302
  • 发表时间:
    2014-03-05
  • 期刊: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Zhang W;Liu Y;Yan J;Cao S;Bai F;Yang Y;Huang S;Yao L;Anzai Y;Kato F;Podust LM;Sherman DH;Li S
  • 通讯作者:
    Li S
Assembly of lipase and P450 fatty acid decarboxylase to constitute a novel biosynthetic pathway for production of 1-alkenes from renewable triacylglycerols and oils.
脂肪酶和 P450 脂肪酸脱羧酶的组装构成了从可再生三酰甘油和油中生产 1-烯烃的新型生物合成途径
  • DOI:
    10.1186/s13068-015-0219-x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 影响因子:
    6.3
  • 作者:
    Yan J;Liu Y;Wang C;Han B;Li S
  • 通讯作者:
    Li S
Hydrogen peroxide-independent production of alpha-alkenes by OleTJE P450 fatty acid decarboxylase.
OleTJE P450 脂肪酸脱羧酶不依赖过氧化氢生产 α-烯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 影响因子:
    6.3
  • 作者:
    Zhang, Wei;Guan, Wenna;Lu, Xuefeng;Li, Shengying
  • 通讯作者:
    Li, Shengy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细胞色素P450酶与微生物药物创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众;张伟;李盛英
  • 通讯作者:
    李盛英
基于紫外诱变与生物合成基因簇倍增的多氧霉素高产菌株构建
  • DOI:
    10.12211/2096-8280.2020-03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合成生物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如欣;杜磊;徐晓庆;丁金鹏;张伟;李盛英
  • 通讯作者:
    李盛英
短密青霉NRRL 864异戊烯基转移酶PbPT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青岛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靖然;刘长宁;李荣贵;张伟;李盛英
  • 通讯作者:
    李盛英
细胞色素P450酶在生物合成及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功能及其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有机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媛媛;李盛英
  • 通讯作者:
    李盛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盛英的其他基金

真菌生物碱Brevianamides的生物合成机制与合成生物学研究
  • 批准号:
    21472204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