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U 基因在病毒VcV-黄萎菌-棉花互作中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
3107172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负责人:
竺锡武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406.生物防治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廖乾生、陈绍宁、曹跃芬、李德强、刘建宁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棉花黄萎病是我国以及世界棉花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难以防治。动物病毒的OTU 蛋白酶具有抑制寄主抗病毒活性、抑制寄主免疫反应通路,增强病毒侵染性的功能。本项目拟采用Gateway克隆技术和农杆菌介导法构建新病毒Verticillium chrysogenum virus (VcV)基因组的侵染性cDNA克隆,研究VcV缺失OTU 蛋白酶基因对VcV的病毒粒子形成、VcV的复制、VcV的毒力及寄主范围的影响;并通过转OTU 基因于强毒黄萎菌株中,研究转OTU基因菌株对棉苗的致病力,对化学药剂、生防细菌的敏感性和温度适宜性的变化。从而获得VcV基因组的侵染性cDNA克隆;探明在VcV-黄萎菌-棉花互作过程中,OTU基因增强VcV对黄萎菌的侵染能力,使黄萎菌的致病力和抗胁迫能力减弱的功能。项目研究将为VcV应用于防治棉花黄萎菌提供依据,为利用VcV的OTU基因控制其它植物病原真菌提供基础性依据。
英文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动物病毒的OTU基因增强病毒的侵染性、降低寄主免疫力,植物病毒的OTU基因增强病毒的侵染性。但真菌病毒的OTU基因是否增强病毒的侵染性、降低寄主免疫力至今未见研究报道。本项目开展了真菌病毒VdCV1(Verticillium dahliae chrysovirus 1)的OTU 基因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研究;转OTU 基因黄萎菌菌株及其抗胁迫能力研究;VdCV1的4个基因的沉默抑制功能研究;水稻小核菌携带病毒的研究。结果表明,真菌病毒VdCV1的OTU 基因显著增强植物病毒FoMV(Foxtail mosaic virus )的RdRp的RNA积累;降低病毒侵染后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a的表达量;增强植物病毒FoMV、CMV(cucumber mosaic virus )的复制。转基因黄萎菌研究表明,分别获得了转OTU基因、转GFP基因黄萎菌株,采用MPG1基因驱动GFP基因在黄萎菌中表达,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发出绿色荧光。转OTU基因黄萎菌株对低温胁迫(17℃)较野生黄萎菌株(T-9)敏感。沉默抑制研究表明,VdCV1的4个基因中复制酶(RdRp)基因是一个沉默抑制子。上述结果阐明了真菌病毒VdCV1的OTU 基因对病毒、黄萎菌、植物的影响,以及VdCV1的RdRp的沉默抑制功能。水稻小核菌携带病毒的研究表明,一株水稻小核菌株中携带有4种病毒,该结果丰富发展了真菌病毒的研究。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dsRNA virus detected in the phytopathogenic fungus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在植物病原真菌大丽黄萎病菌中检测到的新型 dsRNA 病毒的基因组特征。
DOI:10.1016/j.virusres.2011.04.029
发表时间:2011-07-01
期刊:VIRUS RESEARCH
影响因子:5
作者:Cao, Yue-fen;Zhu, Xi-wu;Chen, Ji-shuang
通讯作者:Chen, Ji-shuang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江苏农业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刘刃;吕乐;竺锡武
通讯作者:竺锡武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科技通报
影响因子:--
作者:王春兰;朱品;黄睿;竺锡武;陈集双
通讯作者:陈集双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trisegmented chrysovirus isolated from the radish Raphanus sativus
从萝卜 Raphanus sativus 中分离的三节金病毒的分子特征
DOI:10.1016/j.virusres.2013.06.004
发表时间:2013-09-01
期刊:VIRUS RESEARCH
影响因子:5
作者:Li, Liqiang;Liu, Jianning;Zhu, Xiwu
通讯作者:Zhu, Xiwu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