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云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联合遥感云粒子谱参数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503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1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9.大气观测、遥感和探测技术与方法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Cloud is not only the precursor of precipitation, but also a key factor affecting the surface downward solar radiation and surface outgoing long wave radiation, and therefor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and weather forecast. Cloud effective radius and number concentration can reflect cloud evolution status and the albedo to solar radiation. Cloud liquid water path determines optical depth in visible spectrum. If clou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depth of cloud layer are known, cloud number concentration, effective radius and liquid water path can easily be calculated. The retrieval of cloud particle distribu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loating highly above ground surface, cloud parameters become hard to be measured due to technique issues and financial cost. Ground-based millimeter-wave cloud radar can measure cloud reflectivity factor, vertical velocity and spectrum width. Microwave radiometer can provide cloud water content. With the assumption of Γ-distribution or lognormal distribution of the cloud particle sizes, the parameters of cloud size distribution and cloud liquid water path can be retrieved by using cloud reflectivity from radar, and cloud water content from microwave radiometer. The research will use synergistic measurements from ground-based millimeter-wave cloud radar and microwave radiometer, to retrieve cloud particle distribution and other parameters for monitoring cloud evolution and providing essential data to the study of cloud physics.
云不仅是发生降水的前提,也是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通量和地表外逸长波辐射通量的最重要因子,是气候变化研究和天气预报的重要参量。云的有效半径和数浓度不仅反映了云的发展演变状态、也决定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云水路径决定了可见光谱段的光学厚度。如果知道了云的粒子谱分布和云层厚度,则可以得到云粒子的数浓度、有效半径和云层的云水路径。所以,反演云粒子谱有重要的意义。但云悬浮在高空且云粒子很小,造成了直接探测的高成本和技术困难,难以获得实时的云参数。地基毫米波雷达可以探测云层的反射率因子、垂直速度和速度谱宽;微波辐射计可以反演出云水总量。在假定云粒子呈伽马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的基础上,综合利用云的反射率因子、云水总量等数据,可以反演出云的粒子谱参数和云水路径。本研究利用地基毫米波云雷达和微波辐射计联合测云,不仅可以反演出云粒子谱等参数,也可以准确地监测云的发展演变,为云物理研究等提供基础数据。

结项摘要

云特性参数对天气变化、降水过程和气候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云在高空、且云粒子很小,因而对云参数的探测非常困难。利用地基毫米波雷达进行云参数的遥感探测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案。云回波强度虽然是由云参数决定的,但毫米波雷达探测回波强度不能可靠地解算出云参数,这是多值对应问题,不能正确求解,所以项目研究了Ka波段毫米波雷达和地基微波辐射计联合遥感的方式进行云参数的反演,增加了已知量,得到了较可靠的层状云参数,云粒子有效直径约15微米、数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几十至几百个、每立方厘米云水含量在1克以内,发表了几篇研究论文,并有几篇待刊印。为了进一步简化探测和反演方案,还研究了利用毫米波雷达的回波信号功率谱数据进行了反演研究,因为功率谱中包含了回波强度和垂直速度两种信息,再结合粒子大小和落速度的关系,也反演得到了云微物理参数。这个研究的启示是,需要保存和充分功率谱数据。.在完成项目主要目标的同时,还开展了三方面的扩展延伸研究:(1)衰减订正研究,毫米波信号容易受到气体和云层的衰减,为了保证雷达数据质量,项目对毫米波雷达信号的路径衰减问题进行了订正研究,提高了雷达数据的准确性和反演结果的可靠性。(2)云辐射效应,云对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产生显著影响,结合反演的云参数进行辐射效应的计算,并与地面辐射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3)云分类研究,利用云回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几类云的回波特性,并开展分类识别研究,得到了可靠的分类结果.通过项目的目标研究和扩展研究,获得了云微物理参数、云类型和辐射效应,增强了利用毫米波雷达遥感云特性的能力。.关键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南京地区雨滴谱参数的详细统计分析及其在天气雷达探测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兴友;印佳楠;马雷;黄兆楚
  • 通讯作者:
    黄兆楚
基于模糊逻辑的地物回波识别方法及效果检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热带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兴友;李盈盈;张帅;黄书荣;韦凯华
  • 通讯作者:
    韦凯华
毫米波云雷达与地基微波辐射计联合反演云微物理参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韦凯华;黄兴友;管理;黄佳欢;何欢;陈浩君
  • 通讯作者:
    陈浩君
毫米波雷达云回波的自动分类技术研究
  • DOI:
    10.11676/qxxb2013.xxx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晓;黄兴友;杨军;李培仁;李盈盈;杨敏;刘燕斐;张帅;闫文辉
  • 通讯作者:
    闫文辉
C波段双偏振雷达反射率因子的衰减订正及对降雨估测精度的改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气象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兴友;张磊;芦荀;李盈盈;印佳楠;马雷;张帅
  • 通讯作者:
    张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华北低槽控制下安徽省对流云特征统计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勇;黄兴友;刘慧娟
  • 通讯作者:
    刘慧娟
激光云粒子探测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红外与激光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亚宗;单坤玲;卜令兵;黄兴友
  • 通讯作者:
    黄兴友
云粒子探测器及其标定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卜令兵;黄兴友;王敏;朱亚宗;李慧龙
  • 通讯作者:
    李慧龙
大型二四混水平均匀设计的构造及其性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系统科学与数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兴友;薛慧丽;柏启明;李洪毅
  • 通讯作者:
    李洪毅
大型的五水平空间填充设计的构造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慧丽;黄兴友;柏启明;李洪毅
  • 通讯作者:
    李洪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兴友的其他基金

气象多普勒雷达测量近地面层大气折射率场的研究
  • 批准号:
    40775029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