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的生物量效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00305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7.环境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过去大多数对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环境替代指标的研究均表明,碳同位素值的高低指示着地表植被C4/C3比率的大小,但包括申请者在内的一些科研工作者最新的研究却发现,碳同位素值并非完全由上述因素控制,地表植被生物量(或覆盖度)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申请者抓住碳同位素的这种生物量效应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的科学问题,通过在贵州荔波选择7个生物量大小大致等距(原始森林、一般乔木林、乔灌混合林、灌木林、灌草丛、草本和石漠化)且有对应较为理想洞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它们的总生物量大小(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之和),同时采集植被、土壤有机碳、土壤水、滴水和现代洞穴沉积物等,利用14C方法并结合水化学等分析,最大限度地排除非生物量因素的影响后,判别和提炼稳定碳同位素值与生物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洞穴沉积物碳同位素的生物量效应,为利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稳定碳同位素环境替代指标恢复和重建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对贵州四个洞穴系统进行监测和采样,包括主要植物、土壤CO2、土壤水、基岩、泉水、滴水及其对应的沉积物,以了解洞穴渗流水无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以及对比分析影响洞穴滴水及其沉积物氧同位素变化的因素。对样品进行了稳定碳同位素、各种离子浓度(Ca, Mg, Sr, SO4, Cl等)、氢氧同位素等测定。稳定碳同位素的结果显示,不同洞穴间、甚至同一洞穴不同滴水点间稳定碳同位素差异明显。凉风洞(LFC)滴水碳同位素是四个洞穴中最轻的,其上覆植被为原始森林(高大乔木),植被平均碳同位素最轻(–29.9‰)。在七星洞(QXC)和将军洞(JJC)中,不同滴水点间碳同位素值差异非常显著,分别达6.9‰和7.8‰。进一步分析表明,洞穴滴水无机碳同位素不仅受洞穴上覆植被生物量影响,还受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控制。因此,如果不考虑上述诸多影响因素,精确的石笋碳同位素解译是难以保证的。另一方面,氢氧同位素的结果表明,滴水及其沉积物中氧同位素不仅受当地大气降水同位素控制,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受蒸发作用、水文过程和水化学作用影响。具体地,四个洞穴中,氢氧同位素值的变化幅度从大气降水到土壤水,再到洞穴滴水逐渐降低,均质化过程非常明显。在某种条件下,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氧同位素可用作高分辨率(季节,甚至月份)古气候变化研究,如LFC和QXC。然而,对于像JJC和犀牛洞(XNC),其可能就无法进行高分辨率的研究,最多也只能是年分辨率,特别是XNC。四个洞穴中次生沉积物中包裹体(水)的同位素组成与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之间的关系对评估当地气候和环境是有潜力的。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cave percolation water hydro-geochemistry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four caves of Guizhou, China
贵州四个洞穴洞穴渗流水水文地球化学时空变化及其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uo Weijun;Wang Shijie;Xie Xingneng;Zhou Yunchao;Li Tingyu
  • 通讯作者:
    Li Tingyu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stable isotopes from precipitation to speleothem in four caves of Guizhou, China
贵州四个洞穴降水与洞穴稳定同位素对比研究
  • DOI:
    10.1016/j.chemer.2012.05.002
  • 发表时间:
    2013-06
  • 期刊:
    Chemie der Erd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uo, Weijun;Wang, Shijie;Xie, Xingneng
  • 通讯作者:
    Xie, Xingneng
贵州七星洞洞穴系统中锶同位素特征及其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小龙;王世杰;罗维均
  • 通讯作者:
    罗维均
喀斯特地区浅层地下水对植被退化的水文地球化学响应以贵州荔波拉桥小流域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球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德安;罗维均;王世杰;陈生华
  • 通讯作者:
    陈生华
New evidence for the incision history of the Liuchong River, Southwest China, from cosmogenic Al-26/Be-10 burial ages in cave sediments
洞穴沉积物中的宇宙成因 Al-26/Be-10 埋藏年龄揭示了中国西南六冲河切割历史的新证据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iu, Yu;Wang, Shijie;Xu, Sheng;Liu, Xiuming;Fabel, Derek;Zhang, Xinbao;Luo, Weijun;Cheng, Anyun
  • 通讯作者:
    Cheng, Any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喀斯特洞穴甲烷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球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广能;罗维均;王彦伟;李勇;王世杰
  • 通讯作者:
    王世杰
洞穴现代沉积物δ~(13)C值的生物量效应及机理探讨:以贵州4个洞穴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秀明;罗维均;王世杰
  • 通讯作者:
    王世杰
不同尺度下蒸散量测算方法的应用及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瀚凌;罗维均;王彦伟;王世杰
  • 通讯作者:
    王世杰
Hydrogeochemical and climatic interpretations of isotopic signals from precipitation to drip waters in Liangfeng Cave, Guizhou Province, China
中国贵州省梁峰洞降水至滴水同位素信号的水文地球化学和气候解释
  • DOI:
    10.1007/s12665-015-4143-y
  • 发表时间:
    2015-02
  • 期刊: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曾广能;罗维均;王世杰;杜雪莲
  • 通讯作者:
    杜雪莲
喀斯特原始森林旱季CO2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子涵;罗维均;杜虎;等
  • 通讯作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维均的其他基金

模拟洞穴通风过程对石笋环境替代指标的影响
  • 批准号:
    4227302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科学传播类:传播喀斯特生态环境科学理念,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 批准号:
    42142020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15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喀斯特/岩溶洞穴系统碳循环规律及其机理研究
  • 批准号:
    41673121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