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及其互作蛋白调控水稻油菜素内酯信号传导的机制

批准号:
31170715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负责人:
童红宁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502.分子生物物理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魏丕伟、刘林川、王威、杜琳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油菜素内酯(BR)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生长激素。双子叶模式植物中的研究表明,BR的信号传导主要是通过蛋白互作及磷酸化修饰来完成,然而在诸如水稻等单子叶植物中,BR信号传导的研究还很少,相关的蛋白质水平的研究更是空白。DLT是我们从水稻中分离鉴定的一个BR信号传导的重要组分,其蛋白结构及功能均暗示它可能通过与其它蛋白互作并受磷酸化修饰来调控水稻BR信号的传导,但目前该通路仍缺乏深入研究。我们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两个与DLT互作的蛋白,DIP1和DIP2,初步研究表明,DIP1可通过对DLT直接磷酸化修饰传递BR信号,而DIP2是通过与DLT互作调控小RNA表达水平从而介导BR反应。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DLT及其互作蛋白调控BR信号传导的分子遗传机制,鉴定BR信号传导途径中新的关键组分,并阐明小RNA在BR信号传导中的调控作用,最终完善水稻BR信号传导网络。
英文摘要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简称BR)调控着水稻诸多重要的农艺性状或生理过程,DLT是项目组之前克隆的介导BR反应的正调控子,但其调控机制并不清楚。本项目通过对两个已筛选到的DLT相互作用蛋白进行深入研究,以阐明DLT介导BR反应的分子机制。结果发现,第一个互作蛋白DIP1为GSK3类激酶,命名为GSK2,作为BR信号核心的负调控子可直接对DLT磷酸化抑制BR反应,而另一个DIP2可通过直接与DLT相互作用拮抗其转录活性,介导BR反应及对盐胁迫的应答反应。进一步通过对GSK2-DLT作用的深入研究,我们系统阐明了BR通过信号通路调节另一重要激素赤霉素(Gibberellin,简称GA)的水平来调控细胞大小的分子基础,并系统构建了BR调控株型的下游调控网络,而且克隆了GSK2其它作用底物如GL2,并发现GL2介导BR对水稻种子大小的特异调控。在本项目的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GSK3类激酶利用多个底物来介导BR下游广泛特异反应的机制,在水稻和拟南芥中得到大量证实。另一方面,我们关于BR-GA互作的研究结果发表后随后在拟南芥中也报道了同样的结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影响因子:5.9
作者:Hongning Tong;Chengcai Chu;
通讯作者:
Brassinosteroid Regulates Cell Elongation by Modulating Gibberellin Metabolism in Rice
油菜素类固醇通过调节水稻中的赤霉素代谢来调节细胞伸长
DOI:10.1105/tpc.114.132092
发表时间:2014-11-01
期刊:PLANT CELL
影响因子:11.6
作者:Tong, Hongning;Xiao, Yunhua;Chu, Chengcai
通讯作者:Chu, Chengcai
Controls of rice grain size and yield by GL2-mediated brassinosteroidresponses
GL2介导的油菜素类固醇反应控制水稻籽粒大小和产量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Nature Plants
影响因子:18
作者:Ronghui Che;Hongning Tong;Bihong Shi;Yuqin Liu;Shanru Fang;Dapu Liu;Yunhua Xiao;Bin Hu;Linchuan Liu;Hongru Wang;Mingfu Zhao;Chengcai Chu
通讯作者:Chengcai Chu
DWARF AND LOW-TILLERING Acts as a Direct Downstream Target of a GSK3/SHAGGY-Like Kinase to Mediate Brassinosteroid Responses in Rice
矮化和低分蘖作为 GSK3/SHAGGY 样激酶的直接下游靶点介导水稻中油菜素类固醇反应
DOI:10.1105/tpc.112.097394
发表时间:2012-06-01
期刊:PLANT CELL
影响因子:11.6
作者:Tong, Hongning;Liu, Linchuan;Chu, Chengcai
通讯作者:Chu, Chengcai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