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宏观旋转物体等效原理空间实验检验的高精度惯性传感技术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436107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10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504.相对论、引力与宇宙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Einstein’s general relativity doesn’t predict the violation of equivalence principle by rotating extended bodies. However, other gravitational theories such as the gauge theories of gravitation with torsion predict the effect of the spin-spin coupling. In order to test this violation we suggest a novel space test of this equivalence principle using an inertial sensor combining function of gyroscope and accelerometer. It will take advantage of low-noise space environment to achieve an accuracy of better than 10-15. The proposed satellite test will consist of a differential electrostatic gyro-accelerometer operated at a way of long measurement duration free-fall in Earth’s gravitational field. The measurement will be made by placing two rotors inside the very precise differential gyro-accelerometer in which one rotor is spinning rapidly while another rotor is maintained non-spinning. A difference in the required forces necessary to maintain the common trajectory will indicate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spin-gravit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xtended rotating bodies and the gravitation field. We will firstly focus on the error model, noise mechanism and its suppression methods of this satellite-based electrostatic gyro-accelerometer. Several key techniques of this inertial sensor will be explored to solve such issues as precise machining, electrostatic levitation and synchronous driving of the inertial sensor. Finally, for ground environment under strong acceleration of 1g, the instrument design and ground test of a space-borne gyro-accelerometer prototype will be extensively studied to achieve a rotor speed greater than 200rpm and an acceleration noise below 10-7g/Hz1/2. This research work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space test of new equivalence principle.
广义相对论没有给出宏观旋转物体破坏等效原理的预言,而超越广义相对论的有挠场的新型引力理论预言了这类新效应。本项目所面向的使用陀螺-加速度计检验这类新型等效原理的空间实验具有创新性,预计在卫星上的检验精度优于10-15。实验原理是在卫星上搭载差分静电陀螺-加速度计作为实验仪器,其中一个陀螺转子高速自转,另外一个陀螺转子无自转;基于陀螺转子自转与地球引力的相互作用,若两个自由落体的陀螺转子质心加速度不同,表明可能存在新型相互作用力。本项目拟重点研究空间静电陀螺-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噪声机理及噪声抑制方法,探索陀螺-加速度计的精密制造、高压静电悬浮与转子同步驱动等关键技术;针对1g的地面实验环境,开展超低量程的空间陀螺-加速度计样机设计及测试方法研究,实现转子转速>200 rpm,加速度测量噪声<10-7g/Hz1/2的研究目标,为未来在更高精度上开展新型等效原理空间实验检验提供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新型等效原理实验通过检验宏观物体自转与地球引力相互作用,寻找与宏观物体自旋相关的新型引力。围绕未来在地球卫星上开展新型等效原理空间实验检验的任务需求,本项目完成了三种实验方案设计及检验精度评估;率先开展了作为等效原理核心仪器的差分陀螺‐加速度计设计仿真、关键技术探索与地面实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完成了等效原理空间实验的主要误差机理分析,基于空间实验仪器设计建立了差分加速度检测信号的误差模型;完成了基于无拖曳卫星的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卫星实验精度可达到10^-15;完成了基于空间站内微重力漂浮舱的空间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设计,结果表明实验精度可达到10^-12;完成了基于地面落塔的等效原理验证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设计,评估落塔实验精度可达到7.2×10^-9。.(2)开展了敏感探头的结构设计、建模分析和精密加工工艺研究,成功探索出了敏感探头的精密制造与装配检验工艺;设计了五自由度静电悬浮控制回路及解耦控制算法,研制了基于高速DSP的静电悬浮电路和数字控制软件;针对转子高速旋转需求,设计了三相可变电容式静电电机驱动控制方案和测控电路,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角位置的电子换相方法,解决了高速转子易失步问题。.(3)完成了地面实验仪器的总体设计、敏感探头和测控电路的技术设计;研制了一套包括敏感探头及真空腔、高压静电悬浮和静电电机驱动电路的地面实验系统,成功实现了转子的五自由度静电悬浮,初步测试了高压静电悬浮系统的性能;利用提出的静电电机电子换相方法实现了高真空下转子高速同步驱动,验证了静电电机驱动方案的可行性。. 本项目给出了基于地面落塔、空间站漂浮舱、无拖曳卫星开展新型等效原理实验的路线图及可达到的检验精度;通过陀螺-加速度计关键技术探索,成功研制了一套地面实验系统,实验验证了陀螺-加速度计总体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为未来高精度的新型等效原理空间实验检验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Lorentz invariance violation in the neutrino sector: a joint analysis from big bang nucleosynthesis and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中微子区洛伦兹不变性破坏:大爆炸核合成和宇宙微波背景的联合分析
  • DOI:
    10.1140/epjc/s10052-017-4959-6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Dai Wei-Ming;Guo Zong-Kuan;Cai Rong-Gen;Zhang Yuan-Zhong
  • 通讯作者:
    Zhang Yuan-Zhong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Differential Electrostatic Accelerometer for Space-Station Testing of the Equivalence Principle.
用于空间站等效原理测试的差分静电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制作
  • DOI:
    10.3390/s16081262
  • 发表时间:
    2016-08-10
  • 期刊:
    Sensor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n F;Liu T;Li L;Wu Q
  • 通讯作者:
    Wu Q
Self-Locking Avoidance and Stiffness Compensation of a Three-Axis Micromachined Electrostatically Suspended Accelerometer.
三轴微机械静电悬浮加速度计的自锁避让和刚度补偿
  • DOI:
    10.3390/s16050711
  • 发表时间:
    2016-05-18
  • 期刊:
    Sensor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in Y;Sun B;Han F
  • 通讯作者:
    Han F
狭义相对论洛伦兹变换的推导及其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物理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元仲
  • 通讯作者:
    张元仲
Proposed Space Test of the New Equivalence Principle with Rotating Extended Bodies
旋转延伸体新等效原理的空间测试建议
  • DOI:
    10.1088/0256-307x/31/11/110401
  • 发表时间:
    2014-11-01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Han Feng-Tian;Wu Qiu-Ping;Zhang Yuan-Zhong
  • 通讯作者:
    Zhang Yuan-Zh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硅微静电加速度计的支承刚度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丰田;吴秋平;孙搏谦;张汉蒸;马高印
  • 通讯作者:
    马高印
基于三轴摇摆台的高精度姿态试验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佩达;高钟毓;张嵘;韩丰田
  • 通讯作者:
    韩丰田
球形转子的质心偏移和非球形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导航》,42(3),19-25,2006,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秋平;韩丰田
  • 通讯作者:
    韩丰田
静电悬浮加速度计检测线路设计及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仪器仪表学报》,27(12),1569-1572,2006,12.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黎明;董景新;韩丰田
  • 通讯作者:
    韩丰田
查表实现双通道测角系统的粗精耦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海霞;张嵘;韩丰田;吴秋平
  • 通讯作者:
    吴秋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韩丰田的其他基金

硅微谐振梁加速度计的温漂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硅微谐振梁加速度计的温漂机理及抑制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217319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面向海空重力测量的高精度硅谐振梁加速度计研究
  • 批准号:
    4177418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导航级硅微静电陀螺的漂移误差抑制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1374207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星载硅微静电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4107404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速高刚度静电悬浮电机技术的研究
  • 批准号:
    50577036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