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学时空理念的“茶马古道”遗产廊道保护研究

批准号:
51468064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负责人:
李晖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E0802.城乡规划
结题年份:
2018
批准年份:
2014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杨树华、文正祥、李志英、赵敏、何华、汪洁泉、李建桦、王聪聪、李盼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茶马古道"是一个兼具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价值的复杂巨型线性遗产区域,具有孤立性、分散性和相对集聚性等特性。本研究立足于生态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以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整体优化为目标,通过将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异质性等相关理论以及系统保护规划方法和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引入风景园林学科,构建基于数学模型可信度与准确性的网络保护格局。并采用空间叙事学等方法,取得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关键节点(地区)判别、潜在生态文化遗产廊道的定量表征等突破性进展。探索基于多维连接性的多预案保护格局对比分析,将"茶马古道"遗产廊道的特殊性与生态文化遗产廊道的一般性有机结合。通过研究来丰富遗产保护中生态文化廊道保护网络格局构建的理论基础,以期拓宽上述方法在多行业、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借此检验景观生态学中的理论和假说,同时也可加深、拓广风景园林学的理论基础,为生态文化遗产廊道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方法和工具。
英文摘要
Ancient Tea Horse Road is a complex giant linear cultural heritage having both a cultural and natural dual heritage value, it possesses isolatism, dispersity and the relative clustering.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culture heritage corridor,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system about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as the goal. Introducing the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in landscape ecology and other related theory and system protection planning method and ecologic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into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will construct the network protection pattern based on credibility and accuracy of mathematical model. And use of space narrative method to obtain distinguishing at the key nodes (reg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heritage corridor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breakthrough. Explore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a number of pre-arranged planning to protect pattern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connectivity, organic combination the particularity of Ancient Tea Horse Road heritage corridor and general ecological culture heritage corridor. The research will enrich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corridor protection network pattern in theory, as well as will broaden application research above method in multi industry and multi domain. Not only can test theory and hypothesis in landscape ecology, but also will deepen and outreach theory foundation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rovides the theory, methods and tool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cultural heritage corridor.
本研究在信息收集和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行资料的比对、分析,确定了线性文化遗产廊道的资源构成与价值评估。建构了线性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的理论框架,结合GIS、RS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模型的运用,通过对该地区遥感影像的解读和分析,得到相应的景观类型分布结果;对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两个层面上的景观指数进行计算研究分析,并将景观类型的变化通过景观转移矩阵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地貌因素、人口经济因素、城镇化及工业化因素等驱动因子共同影响了研究区景观格局的变化。.采用叙事学的方法理论,从自然、人文、人工、事件四个叙事要素出发,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廊道空间进行研究,梳理了古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同时构建遗产廊道中物质和文化双方面的空间结构,挖掘遗产历史特色及文化内涵,探讨廊道的叙事空间结构。借鉴系统保护规划的方法,综合考虑研究区内的多种因素,选择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保护对象,通过Marxan模型进行迭代运算和反复筛选,构建 “茶马古道”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和文化多样性保护格局。.基于“茶马古道”及文化遗产廊道的特点,构建多维度景观廊道网络并比较研究其连接性。运用ARCGIS和最小累计模型,模拟出了潜在的文化遗产廊道网络;利用适宜性模型模拟出了潜在的适宜性较高的生态廊道网络;并从历史、生态、完整性、社会经济价值四个方面构建评估体系,进行权重计算,叠加生成文化与生态双要素廊道网络。.研究取得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关键节点(地区)判别、潜在生态文化遗产廊道的定量表征等突破性进展。建立了基于空间分析的生态文化保护格局,既有利于管理部门对资源保护的监管、又可以有效促进沿廊道自然、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是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的理想模式,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将在整个“茶马古道”生态文化遗产廊道有推广应用价值,并对其他类似的线性生态文化遗产廊道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8
期刊:华中建筑
影响因子:--
作者:范宏宏;李晖;任家豪
通讯作者:任家豪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世界园林
影响因子:--
作者:经晶;李晖;吴龙梁;张琦曼
通讯作者:张琦曼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世界园林
影响因子:--
作者:王聪聪;李晖
通讯作者:李晖
DOI:--
发表时间:2017
期刊:世界园林
影响因子:--
作者:谭晓玲;李晖
通讯作者:李晖
DOI:--
发表时间:2017
期刊:世界园林
影响因子:--
作者:曾湛荆;李晖
通讯作者:李晖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安全空间分异研究
- 批准号:50968017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4.0万元
- 批准年份:2009
- 负责人:李晖
- 依托单位:
怒江流域中段景观生态规划模式的研究
- 批准号:50468004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4.0万元
- 批准年份:2004
- 负责人:李晖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