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机制及激励政策研究
批准号:
71904050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16.5 万元
负责人:
范惠明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G0407.教育管理与政策
结题年份:
2022
批准年份:
201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在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学在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产学合作成为大学助推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但是,目前我国大学产学合作绩效提升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大学产学合作的具体承担者——教师缺少深入了解,进而没有基于教师提出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本研究借助动机理论、创业型大学与三螺旋理论、政策过程理论,运用调研访谈、案例研究、政策文本分析、问卷数据分析,探求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本研究的重点在提出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方式、动机、收益三个新的理论元素,深入研究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激励政策,并对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因素、方式、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探明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激励政策框架。本研究对从教师个体视角研究产学合作理论和开展产学合作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英文摘要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eeding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in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scientific innov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has become a key way for university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y-industry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ncreases slowly, the main reason of which is the lack of knowledge on the concrete undertakers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the faculty, and no targeted incentives to stimulate the faculty to participate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Using motivation theory,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and triple-helix theory, public policy processing theory, this research will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he faculty’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incentive policy with the methods of interviews, case study, policy text analysis, questionnaire data analysis.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putting forward three new concepts-the motivation, forms and benefits of faculty’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exploring the incentive policy for faculty’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carrying on empirical research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ms and benefits of faculty’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the end, the research will find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the faculty’s participation in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and put forward related incentive policy frame. This research is significant to enrich the theory and guide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本项目围绕“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机制”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采用文献分析、调研访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具体研究了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方式、动机、收益,以及影响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和贡献如下:(1)提出了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方式、动机和收益。按照商业化程度由高到低,将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方式依次划分为学术商业化、新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人才流动、学术交流4类方式。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方式的6类动机,分别是获取资金、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研究、个人兴趣、培养学生、提升荣誉,同样得到了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以上6类收益。提炼出的方式、动机、收益为学界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元素。(2)实证分析了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教师个人层面的动机、学术水平、指导硕博生数、专业型硕士占比、个人社会资本是除性别、年龄等客观因素外对教师参与产学合作起到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学院层面的学院科研实力,大学层面的产学合作氛围、经费分成政策、绩效评价、服务等均对教师参与产学合作产生一定的显著正向影响。(3)实证分析了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方式对收益的影响。新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与人才流动两种方式对教师获取相关收益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他两种方式则不产生显著正向影响。(4)提出了强化大学教师参与产学合作的建议。在政府层面,要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资助计划的顶层设计、细化产学合作的办法和操作。在大学层面,要塑造良好的产学合作氛围和服务、改进教师职称晋升、评价考核、适时改变招生类型、改革导师招生条件。在个人层面,要认识到产学合作是专业技术和非技术事务相结合的相对复杂的活动、根据自身目标选择合适的产学合作方式。.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21
期刊:高教探索
影响因子:--
作者:范惠明
通讯作者:范惠明
DOI:--
发表时间:2022
期刊:化工高等教育
影响因子:--
作者:陈万思;范惠明;张珣
通讯作者:张珣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中高校的参与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
- 批准号:n/a
- 项目类别: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0.0万元
- 批准年份:2023
- 负责人:范惠明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