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基因组学的酸性矿坑水及其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生态功能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10418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15.资源循环利用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酸性矿坑水(Acid Mine Drainage, AMD)污染是目前国内外矿山所面临的普遍的、急需治理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另一方面,AMD作为极端环境,对其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机制,而且,从AMD中分离得到的嗜酸和耐酸微生物,还可以应用在包括生物冶金等工程领域。本研究拟采用以基因芯片和宏基因组测序为主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对AMD及鲜有研究的AMD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功能基因以及其生态功能进行分析,同时,对AMD及底泥中的各种离子、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进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地化参量对酸性矿坑水及底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空间距离对生物群落的影响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也将对样地空间分布对AMD中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本研究还将对AMD底泥中丰富的微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同时,对其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转化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结项摘要

酸性矿坑水因酸度高,富含多种金属离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另一方面,从其中分离到的微生物具有某些优良特性,可将其用于各种资源回收及环境保护领域。本项目主要对酸性样品中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基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样品DNA与RNA同时提取、分离及纯化的研究;第二,矿区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参量相关性的研究;第三,矿区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参量相关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开发的核酸同时提取、氯化锂分离RNA、异丙醇分离DNA的方法有效可行,所需样品量少,核酸回收率高、纯度高,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方法加以推广;酸性矿坑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对较简单且不同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降势对应分析(DCA)表明,在高金属浓度的AMD中,γ-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Firmicutes和Nitrospirae是优势种群,相反,在低金属浓度的AMD中,α-,β-Proteobacteria,Planctomycetes和Bacteriodetes是优势种群。地化参量和空间距离均和AMD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呈显著正相关。pH,Cu,S,Fe,Mg和Ca是AMD中决定微生物群落的最重要的地化参量。变异分解分析结果表明,AMD微生物群落中92%的变异可以被地化参量和空间距离所解释。矿物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组成差异也较大,GeoChip2.0芯片检测到几乎所有其所涵盖的关键功能过程的相关基因,包括碳固定,碳降解,甲烷产生,氮固定,硝化,反硝化,氨化,硝酸盐还原,硫代谢,金属抗性和有机污染物等过程相关基因。Mantel检验表明,AMD中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组成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周围环境地化参量,而不是空间距离的影响。S,Mg,Cu,Ni,Co,B和La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基因组成显著相关(P<0.05)。功能基因(如,narG和norB)和几个关键功能过程(如,甲烷生成,氨化,反硝化,硫酸盐还原和有机物降解)与地化参量显著相关(P<0.10)。本研究详细的对酸性样品核酸提取、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同时调查了矿区酸性环境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基因的多样性和结构,并对地化参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修复和利用酸性矿坑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mprovements on environmental DNA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dures for matagenomic analysis
用于马基因组分析的环境 DNA 提取和纯化程序的改进
  • DOI:
    10.1007/s11771-012-1378-6
  • 发表时间:
    2012-11-01
  • 期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Xie Jian-ping;Wu Li-you;Zhou Ji-zhong
  • 通讯作者:
    Zhou Ji-zhong
Optimization of the Separation Method for Bioleaching Bacteria DNA and RNA Extracted Simultaneously
生物浸出细菌同时提取DNA和RNA分离方法的优化
  • DOI: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r.825.182
  • 发表时间:
    2013-10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i Yun;Jianping Xie;Xinxing Liu;Guanzhou Qiu
  • 通讯作者:
    Guanzhou Qiu
Optimization of the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Bioleaching Bacteria DNA and RNA
同时提取生物浸出细菌DNA和RNA方法的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anping Xie;Hui Yun;Guanzhou Qiu;Xinxing Liu
  • 通讯作者:
    Xinxing Liu
16s rDNA based microbial diversity analysis of eleven acid mine drainages obtained from three Chinese copper mines
基于 16s rDNA 的中国三个铜矿 11 种酸性矿山排水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DOI:
    10.1007/s11771-011-0925-x
  • 发表时间:
    2011-12
  • 期刊: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nglish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e, Jianping;Jiang, Hongchen;Liu, Xinxing;Liu, Xueduan;He, Zhili;Zhou, Jizhong;Qiu, Guanzhou
  • 通讯作者:
    Qiu, Guanzhou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疾病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程浩;周桃;云慧;刘新星;谢建平
  • 通讯作者:
    谢建平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因子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A 转录 调控和分泌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培富;赵宇中;谢建平
  • 通讯作者:
    谢建平
磁选育菌种新方法的研究——磁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金属矿山,2005,(12):26-2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新星;谢建平;霍强;邱冠周
  • 通讯作者:
    邱冠周
利用基因工程菌从贵金属废液中吸附铂和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贵金属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炜;王国祯;董海刚;王润华;李铮铮;武海艳;刘新星;邱冠周;谢建平
  • 通讯作者:
    谢建平
磁泳分离细菌新方法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4):70-7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新星;谢建平;刘文斌;霍强
  • 通讯作者:
    霍强
稀土离子共掺杂的钼酸钙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光 谱 学 与 光 谱 分 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 文;宣亚文;肖利娜;杨志广;朱灿灿;谢建平
  • 通讯作者:
    谢建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谢建平的其他基金

微生物控制合成不同形貌与尺寸铂钯纳米材料及其分子机制
  • 批准号:
    51871250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