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肿瘤特异靶向性p73去阻抑肽的重组腺伴病毒基因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
81102056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白艳霞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819.肿瘤生物治疗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姚小宝、邵渊、陈阳静、权芳、李宏慧、赵瑞敏、闫利英、王全颖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甲状腺未分化癌(ATC)预后极差,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且癌细胞中p53突变率极高,使靶向p53基因治疗有效性受到极大限制;但p53家族中同源抑癌蛋白p73却很少发生突变或缺失。前期研究表明来源于p53关键结构域的短肽-p53(N37)可使p53突变或缺失肿瘤细胞发生p73诱导的凋亡。为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本研究首先拟建立p73去阻抑肽-p53(N37)的体内表达系统,采用基因工程方法,设计构建具有肿瘤特异靶向能力、可分泌表达p53(N37)的重组腺伴病毒;再通过体外感染ATC细胞和荷瘤动物实验,观察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及抑癌基因、癌基因的表达,观察其特异性抑瘤作用及体内应用安全性。探索并证明该重组腺伴病毒治疗ATC这一新的基因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其机制,为ATC等常规放、化疗不敏感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对肿瘤特异靶向p73抑癌蛋白这一基因治疗新策略具有很大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英文摘要
本项目旨在构建能够表达肿瘤特异靶向性p73的重组腺伴病毒并观察其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体内外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果。首先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构建了能够分泌表达且具有肿瘤特异靶向渗透能力的p73去阻抑肽-p53(N37)的融合基因NT4-p53(N37)-iRGD;构建了介导此融合基因表达的可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重组腺伴病毒rAAV/NT4-p53(N37)-iRGD;建立了人甲状腺未分化癌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模型,移植瘤形态学特征与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相似;表达肿瘤特异靶向性p73去阻抑肽的重组腺伴病毒(rAAV/NT4-p53(N37)-iRGD)具有抗肿瘤效应,能够诱导人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株及鸡胚移植瘤凋亡,并且在其细胞及组织中可检测到P73蛋白的表达。. 我们上述的研究结果已发表核心期刊文章2篇,1篇SCI论文正在发表中。此外我们还参加了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发表了1篇会议论文并获得一个奖项,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已毕业。我们的这些研究结果证实对p53家族成员p73的活化在肿瘤基因治疗中是有效的和可行的;证实p53(N37)是通过去阻抑p73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其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为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等p53突变或缺失、对放化疗不敏感的实体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白艳霞;闫利英;马清涌;杨广笑;王全颖
通讯作者:王全颖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杨琦;白艳霞;闫利英;王全颖;杨广笑
通讯作者:杨广笑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