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部位群-血清药物化学-质量标志物-有效对照提取物模式的苗药黑骨藤质量评价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60700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4.中药质量评价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s a refl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weve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TCM currently cann’t focus on and reflect TCM properties, clinical ways of administration and ac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quality control indexes cannot fully reflect integrality and core connotation of quality of TCM. As one of representatives of Miao medicines in Guizhou, Perploca forrestii Schltr. has anti-RA activity, but its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sn’t scientific and consummation.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y and the effective fractions-Serum pharmacochemistry-Q-Markers-effective reference extract disquisitive model, this subject will use CIA pharmacological model and UHPLC-Q-TOF/MS method to respectively analyse effective fraction of anti-RA of Perploca forrestii Schltr. and absorbed components in the rat serum, ultimately,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ive substance of anti-RA, confirm its Q-Markers, prepare its effective reference extract and establish its standard for quality control. A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Perploca forrestii Schltr. is established using an effective reference extract method, A new model for quality eval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reflects characteristics of TCM and associated clinical efficacy is established, to verify feasibility of this model, moreover, to solve key problems that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TCM isn’t comprehensive, and relevance of index components and efficacy isn’t strong, etc, it has a strong exploratory nature to provide a new idea for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TCM.
中药质量是对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反映和表征,但目前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并不能聚焦和体现中药自身的传统药物属性、临床用药方式和作用特点,质控指标不能完全能反映中药质量的完整性或核心内涵。黑骨藤作为贵州苗药代表之一,具有抗RA的活性,但其质量评价的体系并不科学和完善。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有效部位群-血清药物化学-质量标志物-有效对照提取物的研究模式,采用CIA药理模型和利用UHPLC-Q-TOF/MS手段,验证黑骨藤有效部位群抗RA的药理活性,分析其入血成分,探究其抗RA的药效物质基础,确认其质量标志物、制备有效对照提取物并制定质量标准,采用有效对照提取物法建立黑骨藤的质量评价体系,试图构建能体现中医药特色,且关联临床疗效的中药质量评价新模式,验证此种模式的可行性,也期解决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不全面、指标成分与功效关联性不强等关键问题,为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以及完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思路

结项摘要

中药质量是对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反映和表征,但目前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并不能聚焦和体现中药自身的传统药物属性、临床用药方式和作用特点,质控指标不能完全反映中药质量的完整性或核心内涵。黑骨藤作为贵州苗药代表之一,具有抗RA的活性,但其质量评价的体系并不科学和完善。本项目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基于化学成分、可测成分、入血成分、临床新用途相关性、传统药性功效等几个方面对苗药黑骨藤质量标志物进行了预测分析;对不同来源苗药黑骨藤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部位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共6种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化学成分测定并结合化学计量学综合分析其质量,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与聚类结果一致,筛选得到绿原酸和异绿原酸C是引起不同来源黑骨藤质量差异的标志物;建立了苗药黑骨藤咖啡酰基奎宁酸类对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利用CIA药理模型,确认对照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RA活性,可减少CIA大鼠足趾肿胀、降低关节炎评分、改善滑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分别采用对照提取物法和单一对照品法测定黑骨藤药材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甲酯、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等7种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可用于黑骨藤的质量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4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生6名;项目组成员晋升高一级职称4人;参加相关学术交流 1次。本项目采用有效对照提取物法建立黑骨藤的质量评价体系,试图构建能体现中医药特色,且关联临床疗效的中药质量评价新模式,验证此种模式的可行性,也期解决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不全面、指标成分与功效关联性不强等关键问题,为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以及完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思路,具有较强的探索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5)
D101大孔树脂纯化黑骨藤总皂苷工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亚太传统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刚;吴燕;刘育辰;万传琪;李正鲜;张永萍
  • 通讯作者:
    张永萍
苗药黑骨藤醇提物乙酸乙酯部位对离体蛙心功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药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婉珠;刘育辰;杨虹;刘刚;王迪
  • 通讯作者:
    王迪
基于6种咖啡酰基奎宁酸类成分结合化学计量法评价不同产地苗药黑骨藤的质量
  •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22.02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安兰兰;李开敏;何倩倩;杨婉珠;刘刚;刘育辰
  • 通讯作者:
    刘育辰
抗类风湿关节炎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20.07.03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文渊;刘育辰;张安英;刘刚
  • 通讯作者:
    刘刚
苗药黑骨藤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安兰兰;刘育辰;刘刚;杨婉珠;金文渊
  • 通讯作者:
    金文渊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Stable set of uncertain coalitional game with application to electricity suppliers problem
不确定联盟博弈的稳定集及其在电力供应商问题中的应用
  • DOI:
    10.1007/s00500-017-2611-x
  • 发表时间:
    2018-09
  • 期刊:
    Soft Computing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Yajuan Liu;刘刚
  • 通讯作者:
    刘刚
氧化钨的形貌结构对纳米WC粉末均匀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建成;雷纯鹏;刘刚;吴爱华
  • 通讯作者:
    吴爱华
地质空间认知与多维动态建模结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珍文;吴冲龙;刘刚;田宜平;张夏林;翁正平
  • 通讯作者:
    翁正平
NSCT域多分辨率红外与可见光景象匹配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系统仿真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刚;王光宇;周珩;王明静
  • 通讯作者:
    王明静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脆弱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兴武;谢云;刘刚;蔺涛
  • 通讯作者:
    蔺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