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新企业成立和生存的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

批准号:
41601109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负责人:
史进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108.经济地理
结题年份:
2019
批准年份:
2016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陈国亮、舒季君、陈卓咏、鲍宏雷、邬惠婷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中国制造业地理格局近十几年来发生深刻变化,新企业是重要的驱动力量。本项目构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非平衡面板,从新企业入手,揭示制造业空间重构背后的微观基础。本项目提出了全球、区域和地方的多尺度分析框架,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新企业成立和生存的空间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将丰富新企业成立和生存研究在经济转型国家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创业扶持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in China has undergone a profound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the past decades, which is primarily driven by start-up firms. This research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is changing geography from the ‘microscope’ of new firm formation and survival. Based upon the unbalanced panel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China,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new firm formation and survival, and will examine their determinants using econometric models i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categorizes factors into different scales, i.e. global, regional and local.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would extend the study on new firm formation and survival to transitional economies, and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devising entrepreneurship policies in China.
新企业代表着企业家精神,能够带来创新和就业增长,是驱动产业空间重构和构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动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的焦点。本项目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构建了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非平衡面板。提出了“全球链接、区域竞争和地方环境”的多尺度分析框架,并以此为指导,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新企业成立和生存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中国城市制造业增长模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全球链接有利于新企业成立和生存。(2)区域市场潜力有利于新企业成立,但区域竞争不利于新企业生存。(3)相关多样化有利于高效率新企业成立,也有利于新企业生存。不过,专业化不会促进新企业成立,也不利于新企业生存。市场化环境虽然有利于新企业成立,但不会影响新企业生存。政府的产业政策不会直接影响新企业成立,但是补贴政策会直接促进新企业生存。(4)全球力量中的出口导向和地方力量中的集聚经济对中国城市制造业增长模式的影响经历了从向心力到离心力的转变。.在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时期,本项目的结论对企业和政府都有所启示:(1)企业要利用好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要从依赖廉价劳动力,转向注重高质量劳动力;要在享受集聚经济的同时,防止过度集聚带来的拥挤和竞争效应。(2)政府要继续以开放姿态拥抱经济全球化,也要激发国内市场潜力。产业政策要着眼于引进和发展与城市现有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新产业,但要注意竞争中性原则,不能直接干预企业,扭曲竞争机制。同时,政府应该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来提升创业环境。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9
期刊:地理科学进展
影响因子:--
作者:史进
通讯作者:史进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