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高效还原制备甲醇的连续化反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80203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202.催化化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Hydrogenation of carbon dioxide (CO2) to methanol is an effective rout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1-resource into high value-added fine chemicals. Compared with the direct reduction of CO2 to methanol, the indirect reduction of CO2 via their derivatives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high reactivity and additional value. Despite the synthesis of methanol through a one-pot cascade reaction of CO2-CO2 derivatives-methanol could be performed via mixing different catalytic systems, however,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various catalytic systems often leads to catalyst deactivation and low activity. Herein, a series of bifunctional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will be synthesized for the cascade reaction of carbon dioxide to methanol via ethylene carbonate as the intermedia.In this proposal, Salen-Cr complex for the cycloaddition of carbon dioxide/ethylene oxide and PNP-Ru complex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ethylene carbonate will be compartmentalized by yolk-shell nanostructured silica materials,which could realize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wo catalyst systems, and efficiently catalyze the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via ethylene carbonate for continuous synthesis of methanol. We hope our proposal could provide a methology to solve the low reaction catalytic activity, product separation, catalyst recovery technical problem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hanol/ethylene glycol via cyclic ethylene carbonate continuous reaction.
二氧化碳(CO2)催化加氢制甲醇是实现碳一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与高温高压条件下将CO2直接转化为甲醇相比,将CO2转化为其衍生物再还原制备甲醇的间接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活性高、产物附加值高的优势。简单的将不同种类的催化剂混合虽然可以实现CO2经由其衍生物到甲醇的连续化制备,但由于各催化体系之间的不兼容性,往往导致催化组分失活,反应活性和产率的降低。本项目中我们拟设计实现CO2—碳酸乙烯酯—甲醇/乙二醇的连续化反应的双功能多相催化剂,将可催化CO2/环氧乙烷环加成生成碳酸乙烯酯的希夫碱铬配合物,与可催化加氢碳酸乙烯酯生成甲醇和乙二醇的钌配合物分区组装到同一催化体系中,通过催化剂化学结构和载体的精准设计实现两种催化剂的空间隔离,保证两种催化组分“各司其职”,解决该反应催化活性低、产物难以分离、催化剂不易回收等技术难题,探索实现CO2经由碳酸乙烯酯制备甲醇/乙二醇的连续化反应。

结项摘要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是实现C1资源高附加值转化的重要途径,设计开发高活性、易于回收的催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与金属催化剂相比,有机催化剂具有合成简单、价格低廉、生物毒性低的优势。其中,硫脲或脲被认为在毒性,可持续性和使用较温和条件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具有催化活性高、制备简单、结构易于调变等优势。基于此我们设计制备了有机硫脲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环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效果:(1)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基于硫脲氢键供体和季铵盐组合的单核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并可高效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的环加成反应。研究发现硫脲与季铵盐之间的链长,季铵盐上卤离子的亲核性和苯上取代基的吸电子性能被证明是影响催化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氢键供体和亲核攻击离子的协同作用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极大的深化了对于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的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解。(2)设计合成了一种用于催化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非均相双功能催化剂。其中,N,N'-二烯丙基硫脲作为氢键供体用于环氧烷烃的亲电活化,作为亲核基团的三烯丙基丁基溴化铵季铵盐用于环氧烷烃的引发开环,通过亲电-亲核协同催化实现了环状碳酸酯的高效制备。在1.2MPa,100Mp条件下反应12h实现了环氧丙烷的高转化(99%),并且经过5次的循环测试没有观察到催化性能的下降,保持了优异的稳定性。快速制备的特点使其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制备,同时可多次回收与高效的催化性能对于实现工业化转化二氧化碳方面具有前景。上述研究工作对于新型有机硫脲催化剂的制备,应用以及多相化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硫脲催化体系可高效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的环加成反应,对于将其设计成双功能有序介孔多相催化剂,用于“一锅法”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乙二醇的连续化反应,为实现二氧化碳直接制甲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Record Productivity and Unprecedented Molecular Weight for Ring-Opening Copolymerization of Epoxides and Cyclic Anhydrides Enabled by Organoboron Catalysts
有机硼催化剂实现环氧化物和环酸酐开环共聚的创纪录的生产率和前所未有的分子量
  • DOI:
    10.1002/anie.20210498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ie Rui;Zhang Yao-Yao;Yang Guan-Wen;Zhu Xiao-Feng;Li Bo;Wu Guang-Peng
  • 通讯作者:
    Wu Guang-Peng
Scalable, Durable, and Recyclable Metal-Free Catalysts for Highly-Efficient Conversion of CO2 to Cyclic Carbonates
可扩展、耐用且可回收的无金属催化剂,可高效地将 CO(2) 转化为环状碳酸酯
  • DOI:
    10.1002/anie.202010651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o-Yao Zhang;Guan-Wen Yang;Rui Xie;Li Yang;Bo Li;Guang-Peng Wu
  • 通讯作者:
    Guang-Peng Wu
Construction of polyphosphoesters with the main chain of rigid backbones and stereostructures via organocatalyzed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通过有机催化开环聚合构建具有刚性主链和立体结构主链的聚磷酸酯
  • DOI:
    10.1039/d0py00262c
  • 发表时间:
    2020-05
  • 期刊:
    Polymer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Zheng Yu-Jia;Yang Guan-Wen;Li Bo;Wu Guang-Peng
  • 通讯作者:
    Wu Guang-Peng
Poly(ether ester) and related block copolymers via organocatalytic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通过有机催化开环聚合制备聚(醚酯)和相关嵌段共聚物
  • DOI:
    10.1002/pol.20210820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Bo Li;Yong-Lu Zhang;Xiao-Feng Zhu;Zhuo-Qun Li;Zi-Hui Li;Hua-Yu Qiu;Guang-Peng Wu
  • 通讯作者:
    Guang-Peng Wu
Crosslinked Resin-Supported Bifunctional Organocatalyst for Conversion of CO2into Cyclic Carbonates
交联树脂负载双功能有机催化剂用于将 CO(2) 转化为环状碳酸酯
  • DOI:
    10.1002/cssc.202001117
  • 发表时间:
    2020-07-30
  • 期刊:
    CHEMSUSCHEM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Dong, Tongfeng;Zheng, Yu-Jia;Wu, Guang-Peng
  • 通讯作者:
    Wu, Guang-P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CAN总线的船舶自动舵监控报警系统设计
  • DOI:
    10.16652/j.issn.1004-373x.2019.16.02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现代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韬;张显库;李博
  • 通讯作者:
    李博
分布式传感光缆循环疲劳性能的测试方法
  • DOI:
    10.13756/j.gtxyj.2016.01.00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光通信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嘉诚;张丹;闫继送;李博;施斌
  • 通讯作者:
    施斌
微电极制备、表面修饰及活体/ 单细胞电分析应用
  • DOI:
    10.7536/pc17062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化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旭;王克青;李博;李长青;林雨青
  • 通讯作者:
    林雨青
基于社交媒体的行为干预对促进青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梅毒联合检测的效果研究
  • DOI:
    10.3760/cma.j.cn112338-20211101-00840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珍胄;陈威英;丁一;陈江浩;吴秋红;唐卫明;田丽闪;李博
  • 通讯作者:
    李博
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海洋经济系统脆弱性研究
  • DOI:
    10.13249/j.cnki.sgs.2016.01.00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博;杨智;苏飞;孙才志;许妍;郭建科;王泽宇
  • 通讯作者:
    王泽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