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纳米颗粒在氢能源领域应用的多尺度设计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50301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302.化学模拟与应用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Finding renewable clean energy to replace fossil fuel is becoming extremely important as the energy shortage, pollution and global warming problems become severe. When release energy throug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r fuel cell, hydrogen, as a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carrier,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efficiency and zero pollution. Ammonia can serve as a hydrogen carrier; it solves the difficulties in hydroge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by releasing on-site hydrogen gas. However, the challenge is to develop highly active and low-cost catalysts for ammonia decomposition at low temperature. In this project, by combin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and kinetic Monte Carlo technique, we plan to perform multi-scale simulations of ammonia decomposition on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We will start from the decomposition elementary steps to find and design optimal catalytic materials. The project shall help to increase the portion of clean and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us contribute to an efficient and low-emission economy.
随着能源的相对短缺、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日益加重,寻找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变得尤为关键和紧迫。氢气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量载体,通过内燃机或者燃料电池释放能量,具有效率高、产物清洁的优点。以氨气作为储氢的载体,可以通过原位的氨分解释放氢气,解决了氢气难以储存和运输的难题,目前技术上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开发出低温下氨分解的廉价和高效的催化剂。本项目拟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动力学蒙特卡洛的多尺度模拟方法,从氨在双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分解的基元反应出发,寻找和设计更高效和廉价的氨分解材料。本项目的研究,对提高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国民经济中能源消耗的比重,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氢能源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高效环保的制取氢气,催化分解氨气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在诸多重要化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双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合动力学蒙特卡洛的多尺度研究,本项目提出了实现多功能催化需要的微结构,即利用合金表面不可避免的缺陷及不完整性来获得多功能协同催化的效果。我们据此预测了一类新型的双金属纳米功能材料:通过对一种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用另外一种金属作亚单层“缺陷”的修饰,能够提高2~3个数量级的催化活性。进一步,我们通过N原子的结合能作为初步筛选参数,研究了一系列可能具有高活性的双金属合金表面和特定微结构及其稳定性。我们发现,准确的处理表面氮原子与其他中间产物的紧邻相互作用,对筛选最优的催化表面非常关键。同时,该多尺度模拟的框架,可以应用到其它材料的设计中来。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ultiple magnetoelectric coupling effect in BaTiO(3)/Sr(2)CoMoO(6) heterostructures.
BaTiO3/Sr2CoMoO6 异质结构中的多重磁电耦合效应
  • DOI:
    10.1038/s41598-017-03876-6
  • 发表时间:
    2017-06-20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u C;Wan W;Gong S;Zhang H;Guo W
  • 通讯作者:
    Guo W
Quantum nutcracker for near-room-temperature H2 dissociation
用于近室温 H2 解离的量子胡桃夹子
  • DOI:
    10.1016/j.scib.2018.11.00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Science Bulletin
  • 影响因子:
    18.9
  • 作者:
    Tao Lei;Guo Wei;Zhang Yu-Yang;Zhang Yan-Fang;Sun Jiatao;Du Shixuan;Pantelides Sokrates T.
  • 通讯作者:
    Pantelides Sokrates T.
Robust ferroelectricity in two-dimensional SbN and BiP
二维 SbN 和 BiP 中的鲁棒铁电性
  • DOI:
    10.1039/c7nr09006d
  • 发表时间:
    2018-05-07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Liu, Chang;Wan, Wenhui;Yao, Yugui
  • 通讯作者:
    Yao, Yugui
Tuning to the band gap by complex defects engineering: insights from hybrid functional calculations in CuInS2
通过复杂缺陷工程调整带隙:来自 CuInS2 混合功能计算的见解
  • DOI:
    10.1088/1361-6463/aa9c17
  • 发表时间:
    2018-01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ang Pei;Shi Li-Jie;Zhang Jian-Min;Liu Gui-Bin;Yang Shengyuan A.;Guo Wei;Yao Yugui
  • 通讯作者:
    Yao Yugui
Tailoring lanthanide doping in perovskite CaTiO3 for luminescence applications
钙钛矿 CaTiO3 中稀土掺杂的定制用于发光应用
  • DOI:
    10.1039/c7cp01953j
  • 发表时间:
    2017-06-28
  • 期刊: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Yang, Pei;Tai, Bo;Yang, Shengyuan A.
  • 通讯作者:
    Yang, Shengyuan 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聚球藻PCC7002营养特性分析
  •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9.15.04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伟;高风正;冯一农;杨益盛;郭腾蛟;冯广鑫;吴浩浩;曾名湧
  • 通讯作者:
    曾名湧
基于聚乙烯亚胺-金纳米粒子聚集的碘离子检测
  • DO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19.08090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分析试验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翠凤;李卓健;莫贵和;苏桂花;郭伟
  • 通讯作者:
    郭伟
振动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不同类型缺陷检测的研究进展
  • DOI:
    10.11896/cldb.1904005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材料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治峰;董丽虹;王海斗;吕振林;郭伟;王博正
  • 通讯作者:
    王博正
一种新型垂直轴潮流能水轮机性能的初步研究
  • DOI:
    10.13941/j.cnki.21-1469/tk.2014.09.022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可再生能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海贵;谢宇;陈兵;郭伟;夏露
  • 通讯作者:
    夏露
古海洋氧化还原地球化学指标研究新进展
  • DOI:
    10.19509/j.cnki.dzkq.2017.04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明亮;郭伟;沈俊;刘凯;周炼;冯庆来;雷勇
  • 通讯作者:
    雷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郭伟的其他基金

合金纳米颗粒氮氧化物催化分解材料的多尺度设计
  • 批准号:
    5197103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