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砷基纳米线边栅效应及其钝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2743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4.凝聚态物质电子结构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i-based microelectronics is the fundation of current information society.Side-gating behaviors of GaAs-based quantum wire transistors (QWRTrs) formed on AlGaAs/GaAs etched nanowire controlled by nanosized Schottky gates will be investigated. Test QWRTr devices, having a different mesa etching depth, te, and nanowire to side-gate distance, dsg, will be fabricated and characterized. A theoret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two dimensional potential simulation will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side-gating effect with different dsg and etching depth. Various measurment will b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side-gating effects in order to find the basic behaviors. The approapriate surface passivation will be performed to eliminate the side-gating effect, so that the node-device of binary decesion diagram circuit can become smaller with higher integration density.
Si基微电子器件及电路是当代信息社会的基础,其器件尺寸正持续不断地缩小,但正越来越面临着技术发展的瓶颈。人们普遍希望, 基于某些新原理新集成逻辑工作的新型器件,及其集成电路将会逐渐地"取代"传统器件。GaAs/AlGaAs二维自由电子气具有高迁移率特性,研制GaAs/AlGaAs纳米线晶体管二元决定图逻辑集成电路正是人们的尝试之一,是活跃的研究方向。在研制该电路中,边栅效应阻碍了单个节点器件尺寸的进一步缩小和电路集成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本项目将深入研究由于表面态和表面缺陷而导致的边栅效应,阐明其机理,并寻找合适的表面钝化方式来减缓或者消除由于表面态和缺陷导致的边栅效应,开发相应的准平面工艺,为器件尺寸的进一步缩小和集成度提高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当今微电子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基础是硅基电子器件,而集成电路的主流加工工艺早已进入纳米级(<0.1微米)阶段,同时人们也在广泛地探索纳米电子器件及其集成电路,它将是由超微细结构构成的集成电路并具有极低能耗,如化合物基纳米电子器件(纳米线、量子点等)、基于电荷态的二元决定图逻辑电路、量子点原胞自动电路的新型集成电路等。但随着器件尺寸进入纳米级别,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等均非常小,就会受到周围相互绝缘器件的干扰,类似在正常工作的器件边加上了一个栅极,即“边栅效应”。尤其是在GaAs基、GaN基等纳米电子器件中,边栅效应更为明显,当化合物纳米电子器件工作电流在纳安甚至皮安量级时,会对正确信号的提取造成危害。因此,针对GaAs/AlGaAs二元决定图逻辑集成电路,其节点器件缩小和集成度提高的过程中,由于边栅而导致的纳米线晶体管节点器件的异常边栅效应,本项目重点研究了由于表面态和缺陷导致的边栅效应,探索了其物理过程和机制,并寻找到合适的表面钝化方式,设计和研究出合理的微纳加工过程,达到减缓或者消除边栅效应的目标。本项目围绕GaAs/AlGaAs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边栅效应行为规律研究、GaAs/AlGaAs纳米线晶体管器件的表面态和缺陷种类研究、由表面态和缺陷引起的边栅效应的机理探索以及复合钝化对于边栅效应的减缓和消除研究等方面展开。采用电子束曝光二次精确对准技术,结合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技术,成功地开发了具有百纳米尺寸且台面腐蚀高度精确可控的纳米线晶体管边栅器件制备工艺,此外采用电子束图形补偿技术制备出具有高精度尺寸的边栅器件,纳米肖特基边栅距离纳米线的距离可精确到20纳米以下,等离子体刻蚀后的器件底角达到87度以上,可实现高密度边栅器件集成。通过采用微波光电导衰减测试技术对边栅器件中没有经过表面钝化、和分别采用碘钝化及ALD沉Al2O3钝化后的硅控制层的有效少子寿命进行比对,发现经Al2O3钝化后的有效少子寿命大幅提高。制作了结合二元决定图理论的六边形GaAs纳米器件,并且通过复合钝化有效的减少了边栅效应。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ZnO nanorods within silicon nanostructures for solar cell application
用于太阳能电池应用的硅纳米结构内 ZnO 纳米棒的制备和性能
  • DOI:
    10.1063/1.4907645
  • 发表时间:
    2015-02
  • 期刊: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Liu, Xinyu;Li, Feng;Zhang, Wei;Wu, Chenyang
  • 通讯作者:
    Wu, Chenyang
晶硅良好表面钝化技术及其在n型电池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窦丙飞;李昊峰;金智;刘新宇
  • 通讯作者:
    刘新宇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optimized carrier recombination and electrode contact for excellent electrical performance silicon nanostructure based solar cells
实现优异电性能硅纳米结构太阳能电池载流子复合和电极接触优化的有效方法
  • DOI:
    10.1007/s10854-016-4307-x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Wang Shaomeng;Li Qiang;Tao Ke;Jia Rui;Jiang Shuai;Wang Deliang;Dong Hongwei
  • 通讯作者:
    Dong Hongwei
Reflectance and minority carrier lifetime of nanoholes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etching method
反射率和少数载流子寿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Ding, Wuchang;Jin, Zhi;Liu, Xinyu;Ye, Tianchun
  • 通讯作者:
    Ye, Tianchun
Replacing the amorphous silicon thin layer with microcrystalline silicon thin layer in TOPCon solar cells
TOPCon太阳能电池中用微晶硅薄层替代非晶硅薄层
  • DOI:
    10.1016/j.solener.2016.06.012
  • 发表时间:
    2016-10-01
  • 期刊:
    SOLAR ENERGY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Li, Qiang;Tao, Ke;Liu, Xin-Yu
  • 通讯作者:
    Liu, Xin-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Optimization of ohmic contact for InP-based transferred electronic devices
InP 基转移电子器件欧姆接触的优化
  • DOI:
    10.1088/1674-4926/35/3/036001
  • 发表时间:
    2014-03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德起;丁武昌;杨姗姗;贾锐;金智;刘新宇
  • 通讯作者:
    刘新宇
抗肾细胞癌异种化G250抗原基因疫苗的构建及真核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仁礼;高江平;于继云;韩刚;贾锐;李韧;阎谨琦;董金凯;张亮
  • 通讯作者:
    张亮
Optimizing molecular orientation for high performance 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 based on titanyl phthalocyanine
优化基于钛氧基酞菁的高性能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分子取向
  • DOI:
    10.1039/b907701d
  • 发表时间:
    2009-07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锐
  • 通讯作者:
    贾锐
Electrical bistable behavior of an organic thin film through proton transfer
有机薄膜通过质子转移的电双稳态行为
  • DOI:
    10.1063/1.2431461
  • 发表时间:
    2007-02
  • 期刊:
    Appl. Phys. Let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锐
  • 通讯作者:
    贾锐
Improving poor fill factors for solar cells via light-induced plating
通过光诱导电镀改善太阳能电池的不良填充因子
  • DOI:
    10.1088/1674-4926/33/9/094008
  • 发表时间:
    2012-09
  • 期刊:
    半导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邢钊;贾锐;丁武昌;孟彦龙;金智;刘新宇
  • 通讯作者:
    刘新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贾锐的其他基金

新型异质结硅微条高能粒子探测器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新型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异质结硅漂移探测器SDD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08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n型硅基纳米核壳结构径向异质结太阳电池TCAD模拟及光电转换研究
  • 批准号:
    1147431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二元决定图集成逻辑的Si基纳电子器件集成研究
  • 批准号:
    60706023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高迁移率各向异性有机场效应管的设计和制备
  • 批准号:
    60676001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