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组合式被动太阳能建筑的热过程机理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51708532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E0803.建筑物理
- 结题年份:2020
- 批准年份:2017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8-01-01 至2020-12-31
- 项目参与者:戎向阳; 刘希臣; 石利军; 李鹏宇; 刘依明; 闵晓丹; 杨正武;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Passive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technology for its free maintenanc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economic and energy saving, etc, is considered a plateau construction best use of solar energy. However, Traditional way of passive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such as Direct gain, Trombe wall and additional attached sunspace are almost impossible to solve the paradox between small thermal resistance for south building envelope and the large thermal resistance for requirements of room insulation. This paradox leads to the poor application effect of many constructed project. Our research team put forward a combination way for building design with passive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to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students in cold plateau zone. But how the mechanism of dynamic regulation of step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mpact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are not so clear.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ngineering platform test verification are used in this project research to know how the mechanism of dynamic regulation of step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mpact the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theory and solution method are established for direct gain window and thermal collecting wal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method also established systematically for combination envelope of passive solar utilization building.
被动太阳能利用技术因其免维护、运行便捷、经济节能等特点,被认为是高原建筑最适宜的太阳能利用方式。然而,传统被动太阳能利用方式(直接受益、特朗伯墙、附加阳光间),很难解决被动太阳能利用要求的南向围护结构小热阻与房间保温要求的围护结构大热阻之间的矛盾,造成实际工程项目应用效果欠佳。研究团队基于实际工程,提出了组合式被动太阳能建筑,有效的改善了高寒地区学生的住宿环境,但是组合式被动建筑的阶跃传热特性对室内热环境动态调控的机理性问题尚不明确。本项目拟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平台试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摸清组合式被动太阳能围护结构的阶跃性传热特性对室内热环境的动态调控机理,建立集热墙与直接受益窗协同优化的数学规划理论与求解方法,形成系统的组合式被动太阳能围护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与设计优化方法。
结项摘要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课题组对申报书中提出的各项研究内容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工程平台试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建筑透明围护结构和非透明围护结构的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朝向的动态传热过程,提出了太阳能富集的高寒地区建筑的等效体形系数;发明了热工性能可变的透明围护结构,建立了该围护结构的阶跃性传热模型,阐明了阶跃传热特性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机理,开发了“被动集热保温一体窗”、“建筑一体化空气集热器”;建立了南向组合式围护结构的动态热传递方程组,结合室温要求的房间热负荷特性,分析集热墙体与直接受益窗的相互制约关系,优化其配比参数;基于集热构件的热工方程,提出了组合式被动太阳能围护结构控制的决策参数,确定差异化采暖分时分区运行模式,实现了高效灵活的太阳能资源利用。.相关成果编入了《四川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1/143-2020)和《四川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51-5027-2019),并利用该成果开发了“被动集热保温一体窗”等产品,立项了《四川省集热保温隔声一体窗工程技术标准》和《甘肃省集热保温隔声一体窗工程技术标准》,论文发表在《Applied Energy》(SCI一区/能源电力学科高质量T1级期刊)、《暖通空调》(建筑学科高质量T3级期刊)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出版学术专著《太阳能供暖设计原理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已提交书稿),并在“阿坝县暖巢二号”、“高原某快装营房”等工程项目中应用;其中,基于本课题形成的技术《组合式太阳能集热保温隔声一体窗》入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后勤部“四新成果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与肯定,并最终汇入“四新”技术应用手册,达成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高原建筑组合式太阳能被动供暖技术应用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暖通空调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希臣;戎向阳;贾纪康;司鹏飞;石利军
- 通讯作者:石利军
高寒地区组合式被动太阳房热环境测试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2018•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论文集
- 影响因子:--
- 作者:熊飞;孙晓雨;王馨;张寅平;司鹏飞;戎向阳
- 通讯作者:戎向阳
水平轴跟踪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动态集热量计算与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制冷与空调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少锋;杨正武;司鹏飞;戎向阳;石利军
- 通讯作者:石利军
基于供暖应用的太阳能资源适宜性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暖通空调
- 影响因子:--
- 作者:石利军;戎向阳;司鹏飞;赵雨晗
- 通讯作者:赵雨晗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直接受益窗与光伏驱动电热膜地板组合式供暖技术性能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暖通空调
- 影响因子:--
- 作者:贾纪康;司鹏飞;戎向阳;刘希臣;石利军
- 通讯作者:石利军
地膜覆盖对北方旱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秀;司鹏飞;张哲;陈保青;董雯怡;严昌荣;刘恩科
- 通讯作者:刘恩科
太阳能供暖的有效集热量与有效太阳辐照度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暖通空调
- 影响因子:--
- 作者:司鹏飞;戎向阳;石利军;杨正武
- 通讯作者:杨正武
An optimization method applied to active solar energy systems for buildings in cold plateau areas – The case of Lhasa
高原寒冷地区建筑主动式太阳能系统优化方法——以拉萨为例
- DOI:10.1016/j.apenergy.2016.11.066
- 发表时间:2017-05
- 期刊:Applied Energy
- 影响因子:11.2
- 作者:司鹏飞;冯雅;吕月霞;戎向阳;刘希臣
- 通讯作者:刘希臣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司鹏飞的其他基金
高原建筑透明围护结构的光谱特性对室内“光—热—老化”的综合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52378113
- 批准年份:2023
- 资助金额: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