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耦合机制下混凝土早龄期收缩变形多尺度预测模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30909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906.水工结构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service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building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cracks of concrete at early ages. The shrinkage deformation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s one of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results in cracks of early-age concrete. So far, the variation law of shrinkage deformation hasn't been solved absolutely. The shrinkage deformation of early-age concret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and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which are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coupling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his study aims to achieve these goals as follows. First, a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 model of cement paste is built based on experiment and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Sencond, a coupled hygro-thermal transportation model of early-age concrete under nonisothermal and saturated-unsaturated condition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heat-mass transfer theory of porous media. Meanwhile, a finite element program for studying the internal relative humidity of concrete is developed. At last, a multiscale prediction model of shrinkage deformation for early-age concrete is given using the effective stress principle and multiscale theory, and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shrinkage deformation in typical component and with typical influence factors. The spatial deformation gradient characteristics is shown in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shrinkage deformation of early-age concrete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which better describes the actual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Besides, the present model has a better prediction precision by relating the internal state variables of concrete with its macroscopic properties.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cracking risk evaluation and cracking control of early-age concrete.
混凝土早龄期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和耐久性。混凝土早龄期收缩变形是早期开裂重要原因,但有关混凝土早龄期收缩变形定量描述和变化规律研究至今还不成熟。混凝土早期收缩变形与其内部湿度、微观孔结构密切相关,而温度、湿度耦合作用对其内部湿度、微观孔结构有重要影响。课题拟通过试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建立水泥浆体微观孔结构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建立混凝土早龄期非等温饱和-非饱和湿热耦合传输分析方法,编制有限元程序研究混凝土内部湿度发展变化规律;采用等效应力原理和多尺度理论,建立混凝土早龄期收缩变形多尺度预测模型,提出典型类型构件典型影响因素下收缩变形取用方法。课题提出建立的混凝土早龄期收缩预测模型具有空间变形梯度特征,更符合混凝土结构实际变形;联系了混凝土内部状态变量和宏观性能,可望具有更高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可为混凝土早龄期开裂风险评价、裂缝控制提供基础条件。

结项摘要

砼结构施工期开裂是土木工程通病,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其中砼早龄期收缩变形是早期开裂重要原因。但有关砼早龄期收缩变形研究还不完善、不充分,提出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差异较大。本课题经过3年持续不断深入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开展了水泥浆体及复合水泥浆体早龄期水化和微观结构发展变化规律试验研究,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提出了水泥基材料早龄期水化和孔结构分布的表征方法,建立了包含水胶比、矿物掺和料种类及掺量、龄期等影响因素的水化反应速率模型和孔径分布模型;.(2)开展了砼温湿耦合试验研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考虑微观结构特征的砼早龄期水化-温度-湿度耦合机理,建立了砼早龄期水化-温度-湿度多场耦合模型,并基于ANSYS软件编制了多场耦合仿真分析程序;.(3)开展了砼宏观性能微观表征研究,基于微观力学和复合材料理论等,建立了水泥基材料早龄期收缩模型,并进行了影响参数敏感性分析,为砼结构早龄期裂缝控制提供了技术参数。.(4)在基金资助下参加了2014水工结构与水力装备战略研究暨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第十四届全国砼岩石断裂、损伤与强度学术年会等,分别作了关于本课题研究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报告并获“青年优秀论文奖”;参加了2014在香港举行的RILEM中国分会成立庆典暨Advanced Materials for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国际学术会议、2015在北京举行的第14届国际水泥化学大会、2016在南京举行的第三届与微观结构相关的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国际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 (5)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项;以项目研究为依托,毕业硕士研究生6名,在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4名;获2016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5。.研究成果已在常州及徐州地铁、南通九圩港船闸、上海淀山湖大型拱桥、上海金汇港大闸改造等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其中金汇港大闸改造工程获2016年大禹优质工程奖,对土木工程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推动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水泥基材料微观分析模型颗粒与像素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水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军武;孙克纬;赵海涛
  • 通讯作者:
    赵海涛
Influence of pore structure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ement mortar.
孔隙结构对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DOI:
    10.1155/2014/247058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TheScientificWorld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o H;Xiao Q;Huang D;Zhang S
  • 通讯作者:
    Zhang S
A multi-scale percolation-based approach for the prediction of elasticity of early-age cement paste
一种基于多尺度渗流的方法来预测早期水泥浆的弹性
  • DOI:
    10.1080/19648189.2013.834602
  • 发表时间:
    2013-09
  • 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Wu, Shengxing;Huang, Donghui;Chen Xudong;Zhao Lanhao
  • 通讯作者:
    Zhao Lanhao
补偿收缩混凝土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海涛;仇宁;陆安群;李华
  • 通讯作者:
    李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西秦岭北缘上新世韩家沟砾岩岩石学特征及物源分析
  • DOI:
    10.19751/j.cnki.61-1149/p.2021.02.007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西北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海涛;郭进京;刘重庆;许何弘昕
  • 通讯作者:
    许何弘昕
事件驱动的对地观测任务协同规划模型
  • DOI:
    10.13247/j.cnki.jcumt.00095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文敏;胡青松;张炜;唐宏;赵海涛;吴立新
  • 通讯作者:
    吴立新
基于双向递归卷积神经网络的单目红外视频深度估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光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寿川;赵海涛;孙韶媛
  • 通讯作者:
    孙韶媛
多跳无线网络中路径端到端容量的准确计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软件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少阳;赵海涛;魏急波;王杉
  • 通讯作者:
    王杉
基于模糊有序聚类的间歇过程故障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成;赵海涛;孙韶媛
  • 通讯作者:
    孙韶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赵海涛的其他基金

滨海高性能洞渣混凝土耐久性基础理论与主动提升
  • 批准号:
    U22A20229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高海拔、高流速条件下泄水构筑物抗冲磨混凝土裂缝控制研究
  • 批准号:
    U1965105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多场耦合多元调控作用下现代混凝土早期体积稳定性控制
  • 批准号:
    5187824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