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微嵌合状态介导母子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0040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816.血液系统疾病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Adoptive immunotherapy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outcomes of hematopoietic malignancy, but large doses of donor's lymphocytes infusion would induce severe graft-versus-host diseases (GVHD). We have known that a small number of maternal blood cells exist in the newborn's blood, and in turn, blood cells derived from the offspring can be detected in the mother's blood long after labor. This phenomenon is referred to as fetal-maternal microchimerism, suggesting the presence of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between mother and her offsprings. Recent experimental evidence demonstr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etal-maternal microchimerism and acquired immune hyporesponsiveness, which is useful for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an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Based on this theory, we had successfully treated some EBV-associated lymphoma with high doses of HLA-haploidentical maternal lymphocytes, none of them had developed severe GVHD, which suggest child-maternal tolerance, but what's the mechanism? How the mother's lymphocyte distribute after transfusion and how the anti-tumor effect work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e are going to build the fetal-maternal-microchimerism mice model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child-maternal tolerance.
用转基因或者细胞因子刺激后的淋巴细胞治疗肿瘤是有前景的一项过继免疫治疗途径,瓶颈问题是淋巴细胞的来源。尽管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在治疗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复发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如果大量输注异体淋巴细胞会造成严重的排斥反应。妊娠时期母亲和胎儿间的双向血流交换,可以在母亲和孩子体内形成母子微嵌合体。我们通过基因分析发现,许多母亲体内长期存活着已经成年的孩子的细胞,推测母子可能存在免疫耐受。据此建立输注大剂量HLA单倍型母亲淋巴细胞的方法,成功治疗了一批迄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EB病毒相关淋巴瘤,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问题是,母子间免疫耐受的机制是什么,输注后母亲淋巴细胞在什么地方"归巢",如何发挥抗肿瘤作用?本研究拟通过转人HLA-A0201基因的C57BL/6与BALB/c交配小鼠的动物模型,探讨母子微嵌合状态诱导母子免疫耐受的机制,为建立更有效、简便、安全的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研究背景:过继细胞免疫治疗(adoptive cellular immunotherapy,ACI)在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已获得广泛认可,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但是输注大量异体淋巴细胞可能发生严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妊娠时期母亲和胎儿间的双向血流交换,可以在母亲和孩子体内形成母子微嵌合体并长期存在,由此诱导特异的母子免疫耐受,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过继免疫治疗供者选择提供更恰当的机会。研究方法:建立母子微嵌合小鼠模型,通过过继性淋巴细胞输注明确母子间是否存在特异的免疫耐受,以及供受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变化。研究结果:母体细胞在子代外周血和脾脏中稳定存活;母子组输注时外周血中供者、受者细胞CD3+细胞无明显变化,而母侄组、父子组、无关组CD3+细胞明显增多;母子组受者Treg细胞明显增高,母侄组、无关组Treg细胞没有增多或明显减少;供者细胞在脾脏中始终保持脾脏分布型。结论:过继性淋巴细胞输注时,母子间存在特异的免疫耐受,为建立更有效、简便、安全的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百合-熟地黄”药对治疗抑郁症机制研究
  • DOI:
    10.19378/j.issn.1003-9783.2018.06.01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倩;范文涛
  • 通讯作者:
    范文涛
基于浮游生物群落和水文连通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优先恢复节点筛选
  •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9.03.0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湿地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倩;崔圆;王晨;郭雨桐;修玉娇;肖蓉;张明祥
  • 通讯作者:
    张明祥
浅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防治措施
  • DOI:
    10.16282/j.cnki.cn11-9336/r.2017.22.017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杰;杨柱;唐东昕;罗莉;王镜辉;王倩;李娟
  • 通讯作者:
    李娟
油纸绝缘场致动态参数对换流变端部电场计算结果的影响
  • DOI:
    10.13334/j.0258-8013.pcsee.21045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池明赫;王倩;罗青林;张潮海;刘骥;关毅;陈庆国
  • 通讯作者:
    陈庆国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石菖蒲-郁金药对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
  • DOI:
    10.19540/j.cnki.cjcmm.2018.008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文涛;王倩
  • 通讯作者:
    王倩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倩的其他基金

基于核糖核酸内切酶水解靶向嵌合分子技术的反义核酸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核糖核酸内切酶水解靶向嵌合分子技术的反义核酸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批准号:
    2210700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