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星际弥散带和2175埃吸收峰的观测与统计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11273022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95.0 万元
负责人:
向福元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A1502.恒星结构演化和大气、变星双星和多星系统
结题年份:
2016
批准年份:
2012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谢文力、陶霞、陆叶、李琼、陈明、王慕鷺、陈秀慧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星际弥散带是叠加在星际消光曲线上、源自星际空间的大量的吸收谱线的总称。星际弥散带的证认九十年来一直是天体物理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是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对于揭示星际弥散带的起源和星际介质的化学组成、了解不同星系的物理、化学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将以银河系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1)观测、收集星际弥散带资料,建立星际弥散带数据库,(2)利用远紫外2175埃星际吸收驼峰和星际弥散带的数据,研究星际弥散带与2175埃吸收驼峰以及其它星际消光参量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星际弥散带之间的相关性,(4)研究星际弥散带与星际介质其它物理化学参量间的统计关系。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星际弥散带进行分类,寻找星际弥散带的起源与载体。本项目还将对大、小麦哲仑云天体中的星际弥散带和2175埃吸收峰进行研究,探究星系物理环境对星际弥散带和2175埃吸收峰强度的影响。
英文摘要
Diffuse interstellar bands (DIBs)are a large number of absorption bands that are superposed on the interstellar extinction curve and are of interstellar orig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diffuse interstellar bands has been an unsolved mystery for 90 years, and an important field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astronomy, physics and chemistry. This study would be significant for revealing their origin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interstellar medium, and for understand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environments of external galaxies.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focus on the Milky Way and (1) observe and collect from the literature a large sample of DIBs to build a DIB database "library"; (2)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DIBs and the 2175 angstroms extinction as well as the the far-ultraviolet extinction rise; (3) explor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the DIBs; (4)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Bs and the other interstella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and accordingly we will classify DIBs into families, and place constraints on their possible carriers. We will also study DIBs, the 2175 angstrom extinction bump, and the far-ultraviolet extinction rise in the Large Magellanic Cloud and Small Magellanic Cloud. This will allow u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n DIBs and the 2175 angstroms bump.
星际弥散带是叠加在星际消光曲线上、源自星际空间的大量的吸收谱线的总称。星际弥散带的证认九十年来一直是天体物理中的一个未解之谜, 是天文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对于揭示星际弥散带的起源和星际介质的化学组成、了解不同星系的物理、化学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以银河系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收集了星际弥散带资料,建立了星际弥散带数据库,利用远紫外2175埃星际吸收驼峰和星际弥散带的数据,研究了星际弥散带与2175埃吸收驼峰以及其它星际消光参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了星际弥散带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了星际弥散带与星际介质其它物理化学参量间的统计关系。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对星际弥散带进行了分类。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Starspot activity and period change in RT CrB
RT CrB 中的星点活动和周期变化
DOI:10.1093/pasj/psu143
发表时间:2015-02
期刊:PASJ
影响因子:--
作者:Fu-Yuan XIANG;Ting-Yu XIAO;Yun-Xia YU
通讯作者:Yun-Xia YU
CCD PHOTOMETRIC STUDY AND PERIOD INVESTIGATION OF V508 OPH
V508 OPH的CCD光度研究和周期调查
DOI:10.1088/0004-6256/149/2/62
发表时间:2015-01
期刊:AJ
影响因子:--
作者:Fu-Yuan Xiang;Yun-Xia Yu,;Ting-Yu Xiao
通讯作者:Ting-Yu Xiao
DOI:10.1088/0004-637x/766/1/44
发表时间:2013-02
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影响因子:--
作者:X. J. Yang;H. Tsunemi;F. Lu;Aigen Li;F. Xiang;H. Xiao;J. Zhong
通讯作者:X. J. Yang;H. Tsunemi;F. Lu;Aigen Li;F. Xiang;H. Xiao;J. Zhong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影响因子:--
作者:刘芳;李爱根;向福元;杨雪娟;钟建新
通讯作者:钟建新
The orbital period variations of AH Viriginis
AH Viriginis 的轨道周期变化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影响因子:1.8
作者:Ming Chen;Fu-yuan Xiang;Yun-xia Yu;Ting-yu Xiao
通讯作者:Ting-yu Xiao
星际消光与星际物理化学环境
  • 批准号:
    1237302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4万元
  • 批准年份:
    2023
  • 负责人:
    向福元
  • 依托单位:
星际消光与星际元素丰度对星际尘埃模型的限制
  • 批准号:
    U2031114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2.0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向福元
  • 依托单位:
C60+与星际弥散带的交叉证认
  • 批准号:
    U1731106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2.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7
  • 负责人:
    向福元
  • 依托单位:
“奇异”(anomalous)星际消光、星际弥散带(DIBs)和多环芳香烃(PAHs)相关性研究
  • 批准号:
    U1531108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6.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向福元
  • 依托单位:
双星中脉动子星的搜寻和观测研究
  • 批准号:
    10878012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8
  • 负责人:
    向福元
  • 依托单位:
色球活动双星磁活动现象和磁活动周的测光研究
  • 批准号:
    1057301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7.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5
  • 负责人:
    向福元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