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恒功率负荷的直流微电网群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算法设计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90326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302.控制系统与应用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is project focus on DC Microgrid clusters system with several DC sub-grids. There are multi-DGs, converters, filter circuits and constant power loads(CPLs) in each sub-grid. A dynamic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DC Microgrid clusters, and with the simplified system model, the voltage stability problem of the system level bus is analysis both in large signal and small signal conditions, and the reasonable ranges of the parameters are proposed. The control scheme is constructed of secondary and primary controllers. The secondary controller is consensus algorithm based, and the primary controller is droop control based. For the primary controller, there are linear and nonlinear control algorithms designed and compared in many aspects of transient property. As for the linear algorithm a PID based voltage current double closed-loop controller is used. And for the nonlinear algorithm, a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and a backstepping based controller are us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comparison,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ould direct the application. Finally, through simulation and platform experiments the control results are double verified.
本项目以多个直流子网构成的直流微电网群为研究对象,其中每个直流子网内部由多个分布式电源、变换器、滤波电路和恒功率型负载构成。建立直流微电网群的动态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级母线电压在大信号和小信号下的稳定性问题,给出能够保持系统稳定的参数取值范围。控制器的设计采用基于一致性理论的上层控制和基于下垂控制的底层控制相结合的框架结构。对于底层控制器分别进行基于PID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算法和基于滑模控制和反演控制的非线性控制算法设计,并对基于线性和非线性控制算法的系统暂态性能进行多方面对比分析,得出能够指导实际应用的结论。最后,通过仿真和平台实验的方式对系统的控制效果进行双重验证。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含分布式新能源的微电网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提升为目标,开展了系统稳定性分析、控制算法设计与系统优化方法研究。. 针对独立运行的光-储一体直流微电网系统,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多模式控制策略。根据每个工作模式下在系统内起到功率平衡作用单元的不同,将系统划分为三种控制模式。再根据直流母线电压和荷电状态作为判断依据,将直流微电网分为六种工作模式,该策略可以在六种模式之间切换。通过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保障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对光伏发电单元的充分利用和储能单元的合理调度。. 针对考虑风光储的集群配电网运行优化问题,以总运营成本为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包括网络损耗成本、单位运营成本,并考虑储能设备约束和需求响应约束等多种约束。旨在根据不同的风光储集群应用场景进行运行优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以365天的风能-太阳能输出曲线为研究对象,进行K均值聚类,并通过肘形规则获得最佳K值。采用二阶锥规划方法和求解器求解各典型场景的优化模型,并对聚类得到的各典型场景做运行优化分析。以IEEE33系统和当地365天风力太阳能机组输出场景为例,以24小时为周期,进行所提算法的有效性验证。. 针对以网状结构(TCT)为连接方式的光伏阵列,研究其改进静态重构技术。本项目在传统静态重构技术基础上引入奇偶变换和列索引填充的规则对光伏阵列内部的电池单元进行物理重构。不仅成本低廉易于实现,且针对不同类型的光伏阵列,提出了两种重构策略:策略一适用于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策略二更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所提的改进策略在6种阴影遮挡情况下不仅具有较低的功率损失和较高的填充因子值,且成功实现了最大功率提升。. 围绕以上研究内容,课题组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以及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录用5篇论文。其中,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2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2)
Opera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with Wind Turbine and Photovoltaic Considering Clustering and Energy Storage
考虑集群与储能的风电、光伏配电网运行优化方法
  • DOI:
    10.3390/su15032184
  • 发表时间:
    2023-01
  • 期刊:
    Sustainability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Fangfang Zheng;Xiaofang Meng;Lidi Wang;Nannan Zhang
  • 通讯作者:
    Nannan Zhang
Improved non-symmetrical puzzle reconfiguration scheme for power loss reduction in photovoltaic systems under partial shading conditions
改进的非对称拼图重构方案可减少部分遮蔽条件下光伏系统的功率损耗
  • DOI:
    10.1016/j.seta.2021.101934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Sustain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Assessments
  • 影响因子:
    8
  • 作者:
    Zhongyang Yang;Nannan Zhang;Jun Wang;Yi Liu;Lisi Fu
  • 通讯作者:
    Lisi F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回族学与黄河学跨学科整合的战略路径:历史重构、空间再造及文化认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艾少伟;张楠楠;黎璐晗;王宝茹
  • 通讯作者:
    王宝茹
第八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回族伊斯兰文化与黄河文明”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人文地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艾少伟;刘勇;张楠楠
  • 通讯作者:
    张楠楠
基于3S技术的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6):52-55,60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春华;张楠楠;李云岚;丁福俊
  • 通讯作者:
    丁福俊
塔里木河流域上游胡杨叶面积指数高光谱遥感反演方法对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楠楠;张晓;姚娜;喻彩丽;白铁成
  • 通讯作者:
    白铁成
马里苷通过AMPK通路抑制高糖软脂酸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药理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阿米拉·阿不拉提;张楠楠;古丽拜克热木·热合曼;范雪梅;毛新民;姚蓝
  • 通讯作者:
    姚蓝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