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化真菌-细菌共生体系对冻融环境的抗性机制及其对土壤多环芳烃的降解性能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134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1.环境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Soil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es affect soil microorganisms significantly,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issue for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technique in remediation of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Northern cold region. This project aims to setup an immobiliz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degrading fungi-bacteria system with resistance ability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Selection of PAH degrading strains with resistance ability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and immobilization carrier materials will be conducted. Optimization of system configuration, selection of species and ratios of fungi to bacteria of the PAH degrading strain system, and study of affecting factors will be conducted to obtain optimized parameters for the immobilized degrading fungi-bacteria system. PAH contaminants in freeze and non-freeze soils will be removed through the immobilized system, and effects of seve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PAH removal efficiencies will be assessed, and dynamic model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AHs by joint fungi-bacteria system will be analyzed and setup.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method,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A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FT-IR Spectromete technology will be used to analyze the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rain system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rrier. This project can demonstrate PAH bio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from soil and resistance mechanism of the immobilized fungi-bacteria symbiotic system to freezing and thawing processe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mediation of PAH contaminated soil in Northern cold region.
在北方寒冷地区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时,如何克服土壤冻融环境对PAHs降解菌造成的冲击是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以固定化噬低温真菌-细菌共生体系构建为重点,通过对噬低温PAHs优势降解菌群筛选、真菌与细菌生物量比例和种类优配、固定化载体材料选择、构建条件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固定化噬低温真菌-细菌共生体系构建的最佳参数。利用该固定化体系去除冻融土壤PAHs污染物,考察多种环境因素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和建立噬低温真菌-细菌联合降解过程本征动力学模型。利用PCR-DGGE、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A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混合菌自身生理生态特性与载体微环境表征,进而揭示固定化真菌-细菌共生体系对冻融环境的抗性机制及其对土壤PAHs的降解性能。本研究成果可为北方寒冷地区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原位修复提供理论借鉴。

结项摘要

本项目利用冻融土壤中真菌与细菌降解PAHs协同作用,设计对冻融过程具有抗性的耐低温真菌-细菌共生体系,并将其固定在植物残体上,用以去除土壤中PAHs污染物,促进寒冷地区微生物修复PAHs进程。主要结论如下:(1)筛选出了对冻融环境具有抗性的PAHs降解真菌-细菌最优组配,从降解率、降解速率、动力学方程3个指标来看,混合菌S4J7最优,60 d后可降解37.15%的Pyr和27.41%的BaP,经鉴定S4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J7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 sp.)。(2)设计了真菌-细菌共生体系固定化路线,优化了固定化工艺,并考察了多种环境因素对PAHs去除效果的影响。玉米芯(Y)为最佳载体,Y-S4J7对PAHs的最佳降解温度为10℃,含水量为最大田间持水量的20%~60%时,降解效果更好;当PAHs初始浓度为30 mg·kg-1,接种量为10%~15%时,Y-S4J7降解效果最好。(3)模拟了自然土壤环境,阐明了自然环境和生物因素对固定化真菌-细菌共生体系PAHs 降解性能的影响。在土著菌存在的情况下,经固定化混合菌处理60 d后,Phe、Pyr、BaP的残余率分别为41.51%,54.09%和62.93%。 (4)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明了固定化混合菌对土壤中PAHs降解过程与体系中真菌-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投加固定化真菌-细菌共生体系后,细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下降至2.33,真菌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增加至1.01,PAHs的降解和细菌微生物多样性呈负相关,属水平下Pseudomouas sp.和Mortierella alpina.在低温下仍能良好的生长代谢,并成为降解过程的优势菌株。固定化混合菌的投加提高了PAHs生物有效性,改变了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丰富度,提高了低温土壤PAHs的原位修复效果。(5)通过SEM扫描电镜观察,玉米芯载体上的菌丝繁密,细菌随菌丝的生长而移动,可充分发挥细菌-真菌协同作用,对PAHs的降解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载体材料来源广泛,无毒,可生物降解,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可促进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本研究证实了利用耐低温固定化真菌-细菌共生体系修复PAHs污染土壤的可行性,为微生物技术修复北方寒冷地区受PAHs污染的冻融土壤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特征
  • DOI:
    10.13292/j.1000-4890.201705.0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峰;苏丹;安婧;宫晓双
  • 通讯作者:
    宫晓双
不同载体材料固定化低温混合菌修复PAHs污染土壤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巩春娟;苏丹;王鑫;普聿;王天杰
  • 通讯作者:
    王天杰
耐冷腐殖酸吸附态PAHs降解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 DOI:
    10.13671/j.hjkxxb.2017.021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丹;巩春娟;王鑫;侯伟
  • 通讯作者:
    侯伟
Distribution and Health Risk Assessm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 from a Typical Contaminated Urban Coking Sites in Shenyang City
沉阳市典型城市焦化污染场地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 DOI:
    10.1007/s00128-015-1677-3
  • 发表时间:
    2015-12-01
  • 期刊: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Hou, Wei;Zhang, Le;Dan, Su
  • 通讯作者:
    Dan, Su
The influence of root exudates of maize and soybean o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egradation and soil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玉米和大豆根系分泌物对多环芳烃降解及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DOI:
    10.1016/j.ecoleng.2016.11.018
  • 发表时间:
    2017-02-01
  • 期刊: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Guo, Meixia;Gong, Zongqiang;Zhuang, Jie
  • 通讯作者:
    Zhuang, Jie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丙烯酰胺风险暴露及毒性控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食品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艾彤;苏丹;聂春超;郭子妍;元同骥;陈奕
  • 通讯作者:
    陈奕
失荅剌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海马区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孟辉;于凌志;苏丹;李占涛
  • 通讯作者:
    李占涛
基因芯片技术在卵巢癌化疗疗效相关基因筛选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妇产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斌;苏丹;厉力华;应南娇;祝磊;王清
  • 通讯作者:
    王清
松材线虫抗逆态基因Bx-DAF6鉴定及基因沉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峰;李丹蕾;马玲;王博文;陈俏丽;张瑞芝;苏丹;康新宇;翟雯
  • 通讯作者:
    翟雯
计算甘油代谢目标函数的一种新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恭贤;苏丹
  • 通讯作者:
    苏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苏丹的其他基金

生物炭加载真菌-细菌体系对土壤冻融过程的响应及强化降解多环芳烃的机理
  • 批准号:
    52170163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