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城市工业系统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地域政策效应
批准号:
40971304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负责人:
方一平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105.景观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沈茂英、鲍文、王明杰、许科研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项目以人文地理学和工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以山地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工业系统生态适应能力以及与地域环境政策之间的效应为研究视角,依据结构分解法、政策关联矩阵法,构建基于清洁、减量、环境风险三维结构的工业系统生态适应模型;以西南山地资源型城市为案例,依据生态适应性评价模型,测度典型山地城市工业系统的生态适应性水平,分析适应性与山地城市地域环境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山地城市地域环境政策对适应性的作用;通过解决工业系统生态适应模型、生态适应性与地域环境政策关联矩阵两个技术关键,探讨工业系统生态适应性的行业、地域分异规律以及政策关联机制两个科学问题;实践上,为山地城市工业系统生态化建设的阶段评判、路径选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理论上,开拓工业系统生态化研究由调控转向适应的新视野,拓展人地关系适应论、工业生态学三级进化论的探索空间,丰富人文地理学和工业生态学的理论内涵。
英文摘要
本项目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经过三年探索,已完成既定目标,发表7篇学术论文。.本项目以人文地理学和工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以典型山地城市工业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工业系统生态适应以及环境政策效应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基于清洁、减量、环境风险结构的工业系统生态适应模型,依据生态适应性评价模型,测度了典型山地城市工业系统的生态适应性水平,分析了我国工业系统生态适应性与环境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环境政策的边界效应,揭示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工业系统生态适应性的作用机制。主要创新成果包括3个方面:. 第一,首次利用工业中间投入核算来综合表征工业系统的物质消耗水平,在内容上不仅涵盖了生产性消耗,还反映了服务性消耗的内涵,且以货币单位度量的工业中间投入在应用过程中更能体现简便性、兼容性和可操作性。具体测算等式为:工业中间投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应交增值税。. 第二,利用工业系统的物质减量适应、清洁生产适应、环境风险适应分类与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山地城市工业系统生态适应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利用建立的该模型对重庆和四川攀枝花市的工业系统生态适应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主要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和识别。. 第三,围绕工业系统物质减量适应、清洁生产适应两大核心,构建了工业系统生态适应和环境规制之间的关系模型,获得了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强度、企业环境监管力度的阈值,揭示了环境规制的边界效应及拐点,这些阈值是工业系统生态化管理极为重要的参考标尺,尽管环境规制的效应具有滞后期,但环境规制发展、演进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引致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降低工业系统物质消耗、提高工业系统清洁化水平和绩效。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影响因子:--
作者:方一平
通讯作者:方一平
DOI:--
发表时间:--
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影响因子:5.8
作者:方一平
通讯作者:方一平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子:--
作者:方一平
通讯作者:方一平
DOI:--
发表时间:--
期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影响因子:15.9
作者:方一平
通讯作者:方一平
雪灾对青藏高原畜牧经济增长的阻滞效应和草地畜牧业空间适应研究
- 批准号:41571523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方一平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