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药味配伍“毒减而效不减”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398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7.中药药性理论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Sini Decoction is made up of Gancao, Ganjiang and Fuzi, which reflects some basic traditional theories about "mutual-restraint or mutual-assistance" of detoxification and compatibility theories. However, in the majority present researches, some scholars only focus on "reduce poisonous by sweet nature" , "restrict migratory nature by defense" of reduce poisonous effect theory, or only focus on a basic theory of Fuzi can't show good efficiency without Ganjiang. These research metheds can't reflect the macroscopic compatibility theory about "reduce poisonous and keep drug action". In preliminary work, our research group found that there is a close contact between Fuzi-Gancao pair and Fuzi-Ganjiang pair in reduce poisonous and keep drug action aspect, which is associated the forms of active substance and toxic substances in vitro and vivo. Therefore, we put forward point that the three Chinese medicines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contain each other so as to reduce poisonous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This project propos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Ganjiang pair Gancao before or not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s well as focus on the kinetics of intestinal absorption characters and the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behavior.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concept, macro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of Ganjiang pair Gancao before or not in overall metabolism of heart failure animal model group and heart tissue protein expression. According to the Game theory, build a "Chemical composition - in vivo absorption- component metabolic - omics expression" overall linkage new research pattern in Sini Decoction compatibility theories so as to clarify the macro mechanism of action about drug using.
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既体现了"相畏/相杀"的"减毒"配伍思想,又涵括了"相须/相使"的"增效"配伍规律。目前大多独立研究该方"以甘缓毒""以守约行"减毒作用,或"附子无姜不热"增效作用,未能体现方中"毒减而效存"的宏观配伍理念。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附子-甘草和附子-干姜的减毒和增效作用相依存而非独立,并与其毒效物质基础在体内外存在形式相关联。故提出观点:四逆汤中三味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牵制,其减毒而增效作用是综合博弈的结果,体现中医遣方用药之精妙。 采用化学指纹技术研究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并从体内角度揭示其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毒效表达与代谢行为;根据中医整体观,对比分析配伍前后对心衰模型动物的代谢组和蛋白组的表达差异;基于"博弈理论",构建"化学成分-体内吸收-毒效表达-组分代谢-组学表达"整体联动的四逆汤配伍理论研究新模式,以阐释其遣方用药之作用机制。

结项摘要

四逆汤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既体现了“相畏/相杀”的“减毒”配伍思想,又涵括了“相须/相使”的“增效”配伍规律。目前大多单独研究该方“以甘缓毒”“以守约行”减毒作用,或“附子无姜不热”增效作用,未能体现方中“毒减而效存”的宏观配伍理念。本项目采用化学指纹技术研究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配伍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并从体内角度揭示其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毒效表达与代谢行为,对比分析配伍前后对心衰模型动物的代谢组和蛋白组的表达差异,从而构建“化学成分-体内吸收-毒效表达-组分代谢-组学表达”整体联动的四逆汤配伍理论研究一种新模式。该研究揭示了四逆汤中三味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牵制,其减毒而增效作用是综合博弈的结果,系统诠释了四逆汤遣方用药“毒减而效不减”科学内涵的创新思路,体现中医遣方用药之精妙。迄今为止,本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共发表研究论文12篇;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10人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配伍前后四逆汤中酯型生物碱的变化规律
  • DOI:
    10.13375/j.cnki.wcjps.2016.05.01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华西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燕萍;彭伟;曹丽梅;游宇;高飞;傅超美
  • 通讯作者:
    傅超美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成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芳;解达帅;刘红梅;方成鑫;魏驰;郭力;傅超美
  • 通讯作者:
    傅超美
中药制剂“毒与效”的整合探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慧玲;傅超美;赵萱;章津铭;高飞;何瑶;傅舒;李玲
  • 通讯作者:
    李玲
四逆汤中甘草减附子之毒的代谢组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莹;傅超美;彭伟;李波;傅舒;张慧敏
  • 通讯作者:
    张慧敏
THINKING OF THE SAFETY APPLICATION OF TCM BY YOU GU WU YUN, A CHINESE ANCIENT MEDICINE APPLICATION PRINCIPLE
中药应用原理幽谷无蕴对中药安全应用的思考
  • DOI:
    10.21010/ajtcam.v12i5.6
  • 发表时间:
    2015-07
  • 期刊:
    AFRIC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Peng Wei;Gao Fei;Jiang Yan-Ping;Yang Huan;Gan Yan-Xiong;Lu Jun-Rong;Fu Chao-Mei;Li Peng
  • 通讯作者:
    Li P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药活性成分口服结肠靶向纳米系统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1.06.03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鲜静;张晨;钟雪梅;傅超美;高飞;章津铭
  • 通讯作者:
    章津铭
中药活性成分协同化疗药物的纳米共载体系联合抗肿瘤现状分析
  • DOI:
    10.16438/j.0513-4870.2018-065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石金凤;李杰;杨晓琴;张月;杨世才;罗尧尧;章津铭;傅超美
  • 通讯作者:
    傅超美
蓬莪术醋制前后“行气破血”功效变化对比研究
  • DOI:
    10.13728/j.1673-6427.2015.02.009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甘彦雄;赵思蕾;罗妮妮;刘哿吚;傅舒;廖婉;傅超美
  • 通讯作者:
    傅超美
甘草酸和甘草苷对乌头碱诱导斑马鱼心脏毒性的拮抗作用
  • DOI:
    10.13412/j.cnki.zyyl.2018.03.01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药药理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文;杨晓琴;章津铭;刘芳;傅舒;傅超美;林彦君
  • 通讯作者:
    林彦君
基于GC-MS对比分析印尼姜黄、姜黄、蓬莪术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药与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Nuriza Rahmadini;甘彦雄;郑勇凤;汪蕾;余佳丽;廖婉;傅超美
  • 通讯作者:
    傅超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傅超美的其他基金

动物药大品种康复新液关键质量属性制剂传递规律及动态质控模式研究
  • 批准号:
    U21A2040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256 万元
  • 项目类别:
基于胃肠道吸收环节研究“四逆汤”附子畏甘草解毒作用机理
  • 批准号:
    8107307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