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两个相分离薄层的三元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77400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403.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与集成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Bulk heterojunc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structure for the active layer in organic solar cell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device efficiency may increase significantly by introducing phase segregation in the mixture of donor and acceptor. Another wa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organic photovoltaic devices is ternary solar cell, in which three kinds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s with complementary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suitable energy level are chosen as the components of the active layer. We plan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small molecule solar cells by employing above two methods simultaneously.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fabricate a novel heterojunction with three kinds of small molecules, e.g., two kinds of donors and one kind of acceptor. Such kind of heterojunction comprises two connecting thin layers, and each layer is a binary donor:acceptor bulk heterojunction. Besides the requirements of absorption spectrum and energy level, the materials are selected particularly to generate a band bending in the desired direction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wo layers, which helps the transporting of charge carriers. Oblique deposition technique is used to initiate the phase segregation inside the bulk heterojunction without external compulsion. We hope that by using this novel heterojunction as the active layer in the photovoltaic device, both optical absorption and charge transport can be enhanced in the thicker active layer due to wider absorption band and less carrier combination loss.
在分子层级上混合给体与受体而构成的本体异质结是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最有效的结构。研究发现在本体异质结中引入适度相分离会进一步改善器件的性能。采用三元材料体系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另一重要方法。本课题计划把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选择吸收光谱互补、能带结构匹配的三元小分子材料体系(如两种给体和一种受体),基于倾斜沉积技术制作新型异质结。这种新型异质结包含两个薄层,其中每个薄层都由一种给体和一种受体组成本体异质结且能自发形成相分离。我们还计划在两个薄层的界面附近有意引入能带弯曲来增加载流子离开界面的内在驱动力。我们期望新型异质结既能实现宽谱光吸收,又可以消除两薄层之间界面对载流子输运的影响,还避免了直接在三元共混体系中形成适度相分离的困难。我们计划基于这种新型异质结来制作有机小分子电池,在较厚的活性层中同时实现更多的光吸收和更少的载流子输运损失,为将来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提供新思路。

结项摘要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通常在镀膜机中用蒸镀法制作,通过精确改变蒸镀参数,可在光活性层中形成厚度精确、界面锐利的多层膜。利用小分子器件的这种特点,可以更为细致准确的调节体异质结(BHJ)光活性层的内部形貌与结构,获得更合理的材料组合设计,为研究有机小分子光伏器件工作机理并提升其性能提供更多的思路。本项目以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为主要对象,研究了通过改变器件结构提高器件性能的方法,并分析了相对应的工作机理。.迄今为止,有机光伏器件结构一般为p-i-n 结构,i层即BHJ层。我们改变了p-i-n 结构中BHJ(i)和受体层(n)之间的界面,构建了一种新颖的p-i-p-n 结构。我们在BHJ 层后用掠角沉积方式沉积一层极薄的施主层作为第二个p 层,从而产生额外的PHJ(平面异质结)。我们通过这种方法提高了小分子BHJ 光伏器件的开路电压(Voc) 和填充因子(FF)。我们用场发射技术测量了ClAlPc/C60异质结界面的能带情况,发现界面附近出现了能带弯曲,此结果说明ClAlPc/C60异质结界面处发生电荷转移。我们的研究表明,处于平衡态的D/A 界面的特性可用于提高BHJ 有机光伏器件在非平衡态下的性能。.双层三元结构是一种新型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这种器件中的三种材料吸收光谱互补且能级成阶梯形,三种材料组成两个直接接触的二元BHJ,每个二元BHJ 中激子产生和解离仍然遵守经典机理,但两个二元BHJ 之间的界面对双层三元器件内部的电荷传输可能有影响。已有的双层三元有机光伏器件无法避免这一问题,而且现有器件模型难以解释此问题。我们利用真空热沉积方法制作了界面精确调控的包含相分离的ZnPc:C60/ClALPc:C60双层三元器件,研究了两个二元BHJ 之间的界面对器件光伏特性的影响。我们发现ZnPc:C60 BHJ层和ClALPc:C60 BHJ层之间存在电子陷阱,严重影响了光生载流子的抽取和输运。我们在ZnPc:C60 BHJ层和ClALPc:C60 BHJ层之间插入C60单分子层,有效减少了nongeminate 复合,进而提高了器件性能。.本项目提出的器件结构均为首次报导,揭示了光活性层内部结构与器件工作机理间的内在关系,扩展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为未来进一步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提供了新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Curbing Charging Currents in Pulsed Field Emission by Prolonging Pulse Edges
通过延长脉冲边沿抑制脉冲场发射中的充电电流
  • DOI:
    10.1088/0256-307x/35/5/057901
  • 发表时间:
    2018-04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Jin-Di Wei;Yun-Hui Li;Geng-Min Zhang;Jin Yang;Ying-Jie Xing;Wen-Sheng Zhou
  • 通讯作者:
    Wen-Sheng Zhou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as evidence of spin-momentum inter-locking in topological Kondo insulator SmB6 nanowires
各向异性磁阻作为拓扑近藤绝缘体 SmB6 纳米线自旋动量互锁的证据
  • DOI:
    10.1039/d1nr07047a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Yugui Cui;Yi Chu;Zhencun Pan;Yingjie Xing;Shaoyun Huang;Hongqi Xu
  • 通讯作者:
    Hongqi Xu
Field emission behaviors under trapezoid voltage pulses with a DC bias
具有直流偏置的梯形电压脉冲下的场发射行为
  • DOI:
    10.1016/j.vacuum.2019.109045
  • 发表时间:
    2020-02-01
  • 期刊:
    VACUUM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Ji, Zhongyang;Zhang, Gengmin;Zhou, Wensheng
  • 通讯作者:
    Zhou, Wensheng
Synthesis Of Samarium Oxychloride Nanoplates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氯氧化钐纳米片
  • DOI:
    10.1080/17458080.2019.1614169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NANOSCIENCE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Chu, Yi;Xing, Yingjie;Xu, H. Q.
  • 通讯作者:
    Xu, H. Q.
Growth Mechanism of SmB6 Nanowires Synthesized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atalyst-Assisted and Catalyst-Free
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SmB6纳米线的生长机理: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
  • DOI:
    10.3390/nano9081062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NANOMATERIAL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Yi Chu;Yugui Cui;Shaoyun Huang;Yingjie Xing;Hongqi Xu
  • 通讯作者:
    Hongqi X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类和特征的产品配置建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冰;袁长峰;邢英杰;王万雷
  • 通讯作者:
    王万雷
基于J2EE平台的CAPP系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邢英杰;邓宏军;刘晓冰
  • 通讯作者:
    刘晓冰
CRM在企业的分步实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工业控制计算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邢英杰;杨华;刘晓冰
  • 通讯作者:
    刘晓冰
基于设计仓库的产品知识管理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冰;杨春立;高天一;邢英杰
  • 通讯作者:
    邢英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邢英杰的其他基金

用阴极缓冲层提高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 批准号:
    61376059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场发射显微镜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异质结电学特性
  • 批准号:
    6107605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