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取向应对的认知表征及意义寻求模型的修订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109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11.生理与医学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Recent research proposed meaning focused coping model, which reflects the contribu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trauma research. Up to date, there is yet no consensus on the function of meaning focused coping due to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aning making and meaning made, and the differential adjustment outcomes of changing situational meaning and global meaning. Our previous research had revealed the cognitive correlates of meaning making and meaning made, and the adjustment correlates of changes in global meaning and situational meaning. The present project will first distinguish meaning-making and meaning made using directed forgetting paradigm, Stoop masking tasks and causality of expressive writing using qualitative study. Second, we will explore the differential psychological outcomes resulted from changes in global meaning and situational meaning, using EAST implicit association method and conduct an intervention study using techniques of situational meaning change. Last, we will use logitudinal research method to summarize the above results by constructing a revised model of meaning focused coping and adding resiliency to represent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meaning-focused coping.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s to the theory development of meaning focused coping, and put theory into oncology practice.
最近的研究者提出了意义取向应对模型, 这是积极心理学在创伤心理领域的重要贡献。但是目前,意义取向应对在创伤恢复中的作用仍呈现矛盾的结果, 原因在于对于意义寻求的成功达成- - 意义获得的标志性心理特征以及改变情境意义和改变全局意义的认知机制还缺乏探讨。我们的前期研究已经初步证实了意义取向应对在进行中和完成后在记忆机制上的区别及改变情境意义和全局意义在心理适应上的区别。本课题拟采用定向遗忘研究范式,Stroop掩蔽任务和表达性写作的因果连贯性的方法,区分意义寻求和意义获得的区别。并采用内隐连结(EAST)验证改变情境意义和改变全局意义的不同适应后果, 以及探讨改变情境意义在癌症病人中的治疗效应。在总结前述研究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弹性这一个体差异变量,用纵向研究修订意义取向应对的模型。该研究有助于为意义取向应对的理论发展提供证据,同时将理论应用于肿瘤学的临床实践,为肿瘤病人的心理康复提供了支持。

结项摘要

本项目进行了有关意义建构模型的一系列研究,包括如何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哪些人更容易从意义建构中获益,以及意义建构的认知结果有哪些。首先,实验研究证明未来取向和表达抑制技巧可以有效提高生命意义感。其次,纵向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较低的个体进行意义建构更有效。第三,本项目使用定向遗忘任务和表达性写作中的认知词汇来构建“意义获得”的认知结果。最后,本项目的研究结果汇总后形成了一套团体创伤治疗的方案,并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有效性。. 研究的具体发现包括:(1)心理弹性能够调节意义建构模型,高心理弹性能够缓冲意义差异的负面效应,当心理弹性较低时,意义差异会恶化情绪,导致焦虑、抑郁问题;意义取向应对能够建构意义,缓解意义差异的负面效应,促进创伤后成长,提升幸福感。(2)意义获得的个体具有其认知表征,研究发现高意义取向个体有着独特的记忆、注意表征,以及倾向于使用远距离心理策略,并且其时间折扣,时间知觉也呈现出独特性。(3)增加心理距离,认知灵活性,认知重评,怀旧感、自我接纳、生命有限性能够通过建构意义,促进生命意义感的提升。(4)意义取向应对不仅能够有效的促进经历重大创伤事件个体的适应、成长,还能够对一般群体产生积极作用。(5)意义写作和团体干预研究发现,意义取向应对能够缓解创伤的负面效应,获得创伤后成长。本研究为意义取向应对理论提供证据且将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为肿瘤病人心理康复提供了支持。. 总体来说,项目基本按照原计划开展了预期的研究,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17篇论文(含已录用4篇),其中SSCI/SCI期刊收录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论文8篇,《癌症患者生命意义治疗干预手册》一部,基本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并且在国际重大会议特邀报告2次,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1人,已全面完成预期的考核指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igh-level construal benefits, meaning making, and posttraumatic growth in cancer patients
癌症患者的高水平解释益处、意义创造和创伤后成长
  • DOI:
    10.1017/s1478951515001224
  • 发表时间:
    2015-10
  • 期刊:
    Palliative & Supportive Care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Miao Miao;Li Wenju;Zhang Zijin;Cheng Gang
  • 通讯作者:
    Cheng Gang
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和心理适应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蒋海飞;刘海骅;苗淼;甘怡群
  • 通讯作者:
    甘怡群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意义思考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兆龙;聂晗颖;冯莹;柳之啸
  • 通讯作者:
    柳之啸
意义缺失到生命意义感的作用机制: 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玉;陈炜夷;甘怡群
  • 通讯作者:
    甘怡群
Is expressive suppression an effective coping strategy? A study of Chinese rescue medical staff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表达抑制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吗?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Wang, J. Y.;Rodriguez, M. A.;Gong, X. L.;Xie, X. F.
  • 通讯作者:
    Xie, X. F.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体表缺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的编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淑慧;姚萍;陈悦;陈怡廷;甘怡群;潘博;蒋海越
  • 通讯作者:
    蒋海越
汶川地震中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佳秋;谢晓非;甘怡群
  • 通讯作者:
    甘怡群
未来取向的时间感知特征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概述
  • DOI:
    10.13718/j.cnki.xdsk.2017.05.0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磊;甘怡群
  • 通讯作者:
    甘怡群
未来取向应对的双阶段序列模型及其时间透视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甘怡群
  • 通讯作者:
    甘怡群
在准新婚个体中验证未来取向应对的序列模型
  • DO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7.04.02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苗淼;王雅琦;叶青;可钦;甘怡群
  • 通讯作者:
    甘怡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甘怡群的其他基金

适应性应对策略作为促进应激相关成长的中介机制:认知神经、分子遗传学和行为干预的证据
  • 批准号:
    32171076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未来取向的适应性功能:时距知觉的多普勒效应和分子遗传学水平的证据
  • 批准号:
    3157115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未来取向应对的双阶段序列模型及其时间透视机制
  • 批准号:
    3107091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