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背景下藏北高原野外与业务气象站气候变化的对比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17506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马晓波; 徐丽娇; 荀学义; 王愚;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利用西藏气象局和青海气象局及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设在藏北高原地区的业务气象站和野外气象站观测的地面气候资料,选取青藏公路/铁路沿线有着不同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三个区域(那曲,安多和五道梁),通过业务气象站与野外气象站气候变化的对比分析,分离并描述藏北高原气候变化的自然变率和人类活动影响部分。结合当地人口增长普查、城市发展规模和土地开发利用等反映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调查和统计数据,建立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影响与藏北高原气候变化的关联。通过本项目研究,以期能够对人类活动影响在藏北高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有一个定量地理解,为提高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和预测水平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也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利用西藏气象局和青海气象局及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设在藏北高原地区的业务气象站和野外气象站观测的地面气候资料,精细化研究了全球变化背景下藏北高原的气候变化和青藏高原近50年的分阶段气候变化;选取藏北高原和青藏高原有着不同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代表区域或城市,通过业务气象站与野外气象站气候变化的对比分析,分离并描述了藏北高原气候变化的自然变率和人类活动影响部分。结合当地人口增长普查、城市发展规模和土地开发利用等反映人类活动影响强度的调查和统计数据,建立了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影响和地表自然过程与藏北高原气候变化的关联;提出了动态高原季风指数,为研究高寒地区陆面过程对高原季风气候的影响和响应奠定了基础。通过本项目研究,以期能够对人类活动影响在藏北高原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有一个定量地理解,为提高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和预测水平提供一些理论基础,也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青藏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的季节性振荡变化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冰川冻土
- 影响因子:--
- 作者:荀学义;胡泽勇;崔桂凤;王愚;白彬人;谷良雷
- 通讯作者:谷良雷
黑河中上游不同下垫面动量总体输送系数和地表粗糙度对比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学龙;张敏;何慧根;张渝杰
- 通讯作者:张渝杰
土壤热传导率参数化方案的优化和检验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愚;胡泽勇;荀学义;徐丽娇
- 通讯作者:徐丽娇
藏北高原野外站点气温资料的插补及其近期变化的初步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作者:黄蓉;胡泽勇;关婷
- 通讯作者:关婷
那曲站与其相邻野外站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作者:徐丽娇;胡泽勇;李婧华
- 通讯作者:李婧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那曲高寒草地总体输送系数及地面热源特征
-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9.00024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作者:郑汇璇;胡泽勇;孙根厚;谢志鹏;严晓强;王奕丹;付春伟
- 通讯作者:付春伟
中国不同等级高温热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趋势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贾佳;胡泽勇
- 通讯作者:胡泽勇
三套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比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作者:薛志华;王旭东;崔桂凤;吴学宏;荀学义;杨力;胡泽勇
- 通讯作者:胡泽勇
那曲高寒草地上四种地表通量计算方法的对比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高原气象
- 影响因子:--
- 作者:严晓强;胡泽勇;孙根厚;谢志鹏
- 通讯作者:谢志鹏
结合可见光近红外和微波遥感估算藏北高原日蒸散发量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蓉;文军;王欣;胡泽勇;康悦
- 通讯作者:康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胡泽勇的其他基金
青藏高原夏季风形成机制及其在亚洲季风系统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42330609
- 批准年份:2023
- 资助金额:230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藏北高原地面热源长期变化及其对高原季风系统的热力影响研究
- 批准号:91537101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90.0 万元
-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藏北高原地面加热场特征及其在高原季风形成演化过程中的热力作用研究
- 批准号:40875005
- 批准年份:2008
- 资助金额:5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