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代时的黄土高原黄土地貌演化图谱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138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14.地理信息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is known for its unique landforms, formed after more than two million years of loess deposition and sculpted by forces of water and wind erosion. The plateau has a complex and diverse landscape, with a specific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odern landform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land surface materials of the Loess Plateau, such as loess, red clay and sandstone, loess landforms present a sequence change, which shows the gradual change of loess landform evolution phase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in the Loess Plateau. All these provide the foundation of drainage basin evolution study based on space-for-time substation.In this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processes of drainage geomorphic development should be studied with generalized small watershed model by simulated rainfall experiment, high-precision photogrammetry and GIS technique. Based on the testing of applicability of the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in a small simulated watershed, this research focus on the modeling of drainage geomorphology evolu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High resolution and multi-scale DEMs should be used to analyzing the morphology and morphometry of drainage networks by extracting and integrating morphometric information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pace-for-time substitution, and then demarcating developmental phase of different landform types quantitatively using Geo-informatic Tupu. The study would provide a new thinking for the study of loess landform and expect to make a breakthrough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黄土高原黄土地貌地形复杂度在空间上的有序变化,体现着黄土地貌发育阶段在空间上逐步过渡变化。地表组成物质在空间上的有序变化一方面导致黄土侵蚀过程、侵蚀量的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反应黄土地貌发育时间上的变化,这为进行利用空代时理论进行黄土地貌发育演化研究提供了条件。本课题首先拟系统梳理了基于空代时的黄土高原地貌演化理论框架。其次,拟以现有高精度、多尺度DEM数据和大量黄土剖面研究结果,整理集成黄土地貌发育阶段的综合形态特征,构建基于地形因子的黄土地貌发育阶段定量判别模型,从而定量、定位地实现对黄土高原每种地貌形态发育阶段的科学标定。在此基础上,利用地学信息图谱基于系列化图形分析地理对象时空分异的方法对黄土地貌演化序列进行科学的表达,以揭示其深层次科学机理。本课题研究为黄土地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DEM数字地形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结项摘要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具独特研究价值的区域之一。黄土高原黄土地貌在空间上存在有序的过度变化。一方面,不同地区地表物质和气候环境的不同导致了黄土地貌在空间上的变化;另一方面,黄土地貌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可以反应黄土地貌发育时间上的变化。利用空代时的思想和理论可以更好地研究黄土地貌发育演化。本项目主要成果如下:(1)在对物理学、生态学中空代时概念的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凝练和提出了地貌学空代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框架。(2)在综合定性与定量、微观与宏观、空间与时间、表象与机理多重视角的基础上,明确了地貌学空代时的指标体系,提出了面向不同尺度不同地貌对象(如黄土小流域、黄土沟谷、黄土坡面勺状沟壑等)的空代时方法。(3)以黄土地貌空代时理论为理论支撑,以山西省吴城遗址DEM为基础,采用元胞自动机方法,通过侵蚀现象和侵蚀结果复现侵蚀机理和确定元胞演化规则,实现对黄土侵蚀和地形演化的逆向模拟反演。(4)通过研究晋西北黄土沟谷不对称特征和历史黄土地貌的演化特征,运用地学信息图谱这种能够反映地学现象空间结构特征与时空序列变化规律的信息处理和显示手段,对黄土地貌的演化序列进行科学的表达。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已发表科研论文41篇,其中SCI检索24篇,中文核心16篇;出版专著1本。本课题建立了基于空代时理论的数字地形分析新方法,揭示了黄土地貌发育特征及其空间分异格局,探索出黄土沟壑发育演化模拟的新方法,深化对黄土沟壑地貌及发育规律的认识,充实数字地形分析及地形信息图谱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相关理论突破与方法创新。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9)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4)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基于DEM的黄土崾岘提取及其地形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凯凯;熊礼阳;祝士杰;汤国安
  • 通讯作者:
    汤国安
基于随机森林的黄土地貌分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泽涛;方子东;姚瑾;熊礼阳
  • 通讯作者:
    熊礼阳
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
  • 通讯作者:
    熊礼阳
一种融合Priority-Flood算法与D8算法特点的河网提取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庆辉;熊礼阳;蒋如乔;巫晓玲;段家朕
  • 通讯作者:
    段家朕
基于无人机高精度DEM数据的梯田自动提取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飞;熊礼阳;姚瑾;方炫;代文;汤国安
  • 通讯作者:
    汤国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DEM点位地形信息量化模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有福;汤国安;DONG You-fu1,2,TANG Guo-an1(1.Key Laboratory of Vi;2.College of Geomatics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
  • 通讯作者:
    2.College of Geomatics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
特征嵌入式DEM的地形要素快速格网分割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测绘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江岭;汤国安;李伟涛;李鹏
  • 通讯作者:
    李鹏
DEM 地形描述误差场量化分析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汤国安;戴仕宝;江 岭;王 靖
  • 通讯作者:
    王 靖
黄土高原坡向信息量变化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技术通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钦敏;陈楠;汤国安
  • 通讯作者:
    汤国安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面积高程积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士杰;汤国安;李发源;熊礼阳
  • 通讯作者:
    熊礼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汤国安的其他基金

面向地貌学本源的数字地形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01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基于DEM的黄土沟壑谱系研究
  • 批准号:
    41471316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DEM地形纹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批准号:
    41171320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
  • 批准号:
    40930531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1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面坡谱研究
  • 批准号:
    4067114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不同空间尺度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容量与转换图谱
  • 批准号:
    40271089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