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养农业典型区农业旱灾风险形成机制研究

批准号:
41001059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负责人:
王志强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105.景观地理和综合自然地理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吴玮、李仪、高昆、马云飞、徐丰、王丹丹、张妮娜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影响程度日趋增加,对各国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中国是受干旱影响最为严重的农业大国之一,2009年北方辽西、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夏秋连旱和2009-2010年西南地区秋冬春连旱已经成为该地区有器测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本研究就选择这两个地区的典型县市进行雨养农业旱灾风险评价研究。旱灾是一种渐发式累积型的灾害,目前农业旱灾风险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不能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导致的影响分开,对从灾害过程上认识灾害风险的成灾机制产生较大的限制。本项目将从农业旱灾过程的角度,将农作物受旱与农户受旱分开研究,运用EPIC农作物生长模型并结合农户调查的方法进行农业旱灾风险评价,以更好的揭示农业旱灾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综合减轻农业旱灾的对策,以加强雨养农业地区应对农业旱灾风险的综合能力,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扶贫减贫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英文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干旱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影响程度日趋增加,对各国生态环境、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造成严重威胁。旱灾是一种渐发式累积型的灾害,目前农业旱灾风险的评价思路和方法不能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导致的影响分开,对从灾害过程上认识灾害风险的成灾机制产生较大的限制。本项目全面总结了农业旱灾系统的研究基础,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农业旱灾发生的过程上,将农业旱灾形成发展中的不同阶段承灾体分离开,进而揭示旱灾这一渐发型累积性灾害过程机制,拓展农业旱灾风险形成机制的诊断评价思路。本项目着重就农业旱灾生产系统与生活系统承灾体的适应性、脆弱性和损失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农作物、 农户和区域这三类不同类型和尺度承灾体在农业旱灾风险的形成和适应能力方面有所差异,评价农作物的农学生长过程可以反映农作物旱灾风险的适应能力;从农户的经营方式以及经济收入情况等人文因素的角度评价农户的旱灾风险的适应能力;以区域作为系统承灾体可以揭示区域在环境变化和人地关系变化的过程中如何应对农业旱灾的规律。本项目通过对雨养农业旱灾典型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不仅在农业旱灾承灾体风险形成和应对思路的科学认识上有了较大进展,也在运用机理模型和统计模型等研究方法上做了深入尝试,获得较好结果。雨养农业地区往往是气候、生态、贫困的过渡地区和敏感地区,干旱问题是制约这些地区发展和诱发社会问题的主要影响之一,因此如何深入研究以提高其适应农业旱灾风险的能力,在环境变化过程中规划和抓住发展机遇将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影响因子:--
作者:王志强;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影响因子:--
作者:王志强
通讯作者:王志强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灾害学
影响因子:--
作者:邓岚;马箐;王俊;王志强;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王志强;何飞;栗健;廖永丰
通讯作者:廖永丰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王志强;马箐;闫静;邓岚
通讯作者:邓岚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