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白芥子涂方穴位经皮给药药代动力学与肺靶向增效相关性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073066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负责人:
徐月红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206.中药制剂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吴传斌、王茵萍、金晶、罗昕、韦敏燕、徐婷、邓礼荷、陈宝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哮喘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和药物,西医糖皮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药对症治疗具有严重副作用,而中医白芥子涂方穴位经皮给药防治疗哮喘具有广泛临床实践基础及确切的疗效,但目前其药物作用机理尚未阐明,限制了该特色疗法的发展。我们推测其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白芥子涂方穴位经皮给药具肺靶向增效性,其增效与药代动力学相关。本项目以芥子碱、延胡索乙素为指标,利用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色-质谱分析手段,对该方穴位与非穴位经皮给药的皮肤、血液及肺药代动力学进行系统地比较研究,同时对穴位与非穴位经皮给药的药效进行比较,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合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生物物理学研究,验证白芥子涂方穴位经皮给药具有肺靶向增效性,其增效与药代动力学相关的假设。研究结果可阐明白芥子涂方预防和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启发和推动穴位经皮给药的机理探讨,为中医内病外治提供研究思路,微透析取样技术及色-质谱的联用为利用现代技术研究传统中医理论提供范例。
英文摘要
本项目主要完成了下列工作:(1)采用液质联用和微透析技术,研究白芥子涂方浸膏经肺腧穴和非肺腧给药后有效成分芥子碱和延胡索乙素的经皮动力学行为。(2)在经皮动力学的研究基础上,对白芥子涂方浸膏经肺腧穴和非肺腧给药后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血液动力学和肺组织分布的比较研究。(3)比较研究穴位与非穴位皮肤的生物物理学性质,包括皮肤电阻、角质层的厚度,角质层的超微结构、皮肤的生物化学组成。(3)研究了白芥子涂方作用于皮肤后引起的朗格汉斯细胞形态、数量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涂方的皮肤免疫作用。(4)研究白芥子涂方作用后豚鼠与哮喘治疗相关的免疫药效指标变化。(5)对白芥子涂方的药代动力学、肺组织分布、皮肤生物物理学性质及药效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皮肤肺腧穴电阻远低于非穴位电阻,涂方给药后两者的电阻值均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病理切片观察皮肤角质层,肺腧穴的角质层厚度比非穴位小;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下皮肤超微结构无显著性差异;拉曼光谱提示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生物化学无显著性差异。(2)白芥子涂方穴位离体给药皮肤药代动力学及皮肤各层分布均与非穴位给药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芥子碱稳态渗透速率肺腧穴皮肤显著高于非肺腧穴,芥子碱24 h皮肤滞留量肺腧穴显著高于非肺腧穴(P<0.05);延胡索乙素稳态渗透速率穴位显著高于非穴位,24 h皮肤滞留量,肺腧穴均显著高于非肺腧穴。在体穴位与非穴位的经皮给药与离体研究结果具相同的趋势。(3)白芥子涂方穴位经皮给药后,血液动力学及肺组织分布中延胡索乙素显著高于非穴位。(4)白芥子涂方经皮给药后穴位与非穴位的皮肤免疫发生显著变化。(5)白芥子涂方穴位与非穴位经皮给药后抗哮喘的免疫学药效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白芥子涂方穴位经皮给药具有靶向增效的效果,其靶向增效与药代动力学相关,验证了我们的假设。本研究已发表论文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篇,SCI收录一篇;培养硕士生3名,其中毕业2名,待毕业1名。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中成药
影响因子:--
作者:徐月红;叶卉;官素桃;郭秀彩;刘霞;吴传斌
通讯作者:吴传斌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国中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郭秀彩;刘霞;徐月红
通讯作者:徐月红
Skin penetration of topically applied white mustard extract and its effects on epidermal Langerhans cells and cytokines
外用白芥末提取物的皮肤渗透性及其对表皮朗格汉斯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DOI:10.1016/j.ijpharm.2013.09.015
发表时间:2013-11-30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影响因子:5.8
作者:Guo, Xiucai;Lu, Haoyang;Xu, Yuehong
通讯作者:Xu, Yuehong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影响因子:--
作者:徐月红;叶卉;郭秀彩;刘霞;韦敏燕;吴传斌
通讯作者:吴传斌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成药
影响因子:--
作者:刘霞;郭秀彩;徐月红;吴传斌
通讯作者:吴传斌
微针介导API-ILs共増溶促渗中药阿魏酸-黄芩苷毛囊多重靶向给药系统构建及其对毛囊微环境协同调控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2万元
  • 批准年份:
    2022
  • 负责人:
    徐月红
  • 依托单位:
自递共载多功能复合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其对毛囊微环境靶向调控机制
  • 批准号:
    n/a
  • 项目类别:
    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
    1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22
  • 负责人:
    徐月红
  • 依托单位:
基于皮肤的渗透屏障探究三伏贴经皮给药的穴位效应机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
    1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徐月红
  • 依托单位:
基于皮肤的渗透和免疫屏障探究三伏贴穴位经皮给药促渗和免疫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97349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徐月红
  • 依托单位:
基于TRPV1通道探讨白芥子涂方穴位经皮给药促透和免疫增效的机制
  • 批准号:
    8147335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1.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徐月红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