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Th17在日本血吸虫肉芽肿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72569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负责人:
沈际佳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2203.寄生虫与感染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高闻达、张玉侠、任翠平、姚涌、王晓楠、童广安、赵前峰、谷玉清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血吸虫病主要是虫卵引起的免疫病理性疾病,不断形成的肉芽肿及随后的纤维化将损伤和破坏重要脏器功能,最终危及生命。本课题首先通过动物体内IL-17中和实验,确定Th17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过程中具有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同时观察Th17对Th1和Th2在虫卵肉芽肿形成和发展中的影响。本课题还将通过感染动物模型,分别改变Th17调节网络中相关因子的水平,如IL-6、IL-21、IL-23等,确定其关键调控节点及对肉芽肿形成和发展结局的影响。再选择确定的分子构建表达特异性免疫毒素,体内外验证其抑制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另外,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采集分离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不同感染时期该细胞分泌IL-17的水平,分析人体Th17细胞的活性与不同感染时期的关系。深入研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对今后探索新的血吸虫病治疗方法,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英文摘要
血吸虫病主要是虫卵引起的免疫病理性疾病,不断形成的肉芽肿及随后的纤维化将损伤和破坏重要脏器功能,最终危及生命。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机制在动物研究的结果表明,是T细胞介导的IV型变态反应。但真正促使肉芽肿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尚没有完全阐明,产生肉芽肿反应的另一机制可能与新近发现的Th17细胞的功能相关。本课题首先动态观察了2,4,6,8,10和12周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其脾脏、肠系膜淋巴结以及肝脏肉芽肿浸润细胞中IL-17消长规律,同时通过肝脏切片HE染色观察肉芽肿形成与变化、肝功能损伤指标检测,均明确了IL-17消长与肉芽肿形成的相关性;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D4+,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确定Th17细胞是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过程中IL-17主要来源细胞。再通过动物体内注射IL-17中和抗体实验,结果显示与同型抗体比较,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肉芽肿面积明显减少,确定了IL-17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病变过程中具有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阻断IL-17功能后肝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明显减少,同时伴有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的炎症因子及趋化因子,如IL-6,IL-1β,CXCL1和CXCL2表达的下调;同时观察Th17对Th1和Th2在虫卵肉芽肿形成和发展中的影响,发现中和IL-17后,与同型抗体组比较,肉芽肿浸润细胞分泌IFN-γ和IL-4明显较少。本课题还构建表达了IL-21/Luffin-P1免疫毒素蛋白,通过动物体内注射该免疫毒素,发现该重组蛋白可部分阻断IL-21发挥作用的信号通路,继而影响IL-17在血吸虫肉芽肿形成过程的免疫病理作用,证实了IL-21是Th17细胞增殖分化的调节因素之一。本研究首次明确了IL-17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中的作用,同时证实了肉芽肿形成时的中性粒细胞是IL-17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细胞。另外,还实验观察了中和IL-17后对其下游炎症因子,尤其是与中性粒细胞趋化的相关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本项目得出的结果,为今后深入研究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和发展的机制,针对IL-17信号通路及其调节因子为干预靶点的进一步研究,将对今后探索新的血吸虫病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Negative regulatio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egg-induced liver fibrosis by natural killer cells.
自然杀伤细胞对日本血吸虫虫卵所致肝纤维化的负调控
DOI:10.1371/journal.pntd.0001456
发表时间:2012-01
期刊: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影响因子:3.8
作者:Hou X;Yu F;Man S;Huang D;Zhang Y;Liu M;Ren C;Shen J
通讯作者:Shen J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王金萍;王萍;吴昊;刘淼;张玉侠;陈伟;沈际佳;邓松华
通讯作者:邓松华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廖法学;彭丽娜;张平平;杨帆;刘慧敏;陈伟;梁坤;张玉侠;沈际佳
通讯作者:沈际佳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谷玉清;张玉侠;黄大可;侯昕;刘淼;任翠平;沈际佳
通讯作者:沈际佳
DOI:--
发表时间:--
期刊:Journal of Helminthology
影响因子:1.6
作者:Zhang Weina;Zhang Peng;Liu Miao;Gui Li;Huang Dake;Ren Cuiping;Jia Xuemei;Shen Jijia
通讯作者:Shen Jijia
环状RNA参与血吸虫肝脏纤维化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6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沈际佳
  • 依托单位:
p300对Th17细胞RORγt活性的调节机制及其在血吸虫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作用
  • 批准号:
    8147198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沈际佳
  • 依托单位:
日本血吸虫生殖调控网络中Vasa和Nanos的功能及其主开关靶点的鉴定
  • 批准号:
    8127186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沈际佳
  • 依托单位:
Mago nashi与Tsunagi蛋白在日本血吸虫生殖生物学中的作用
  • 批准号:
    3077188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7
  • 负责人:
    沈际佳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