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密度和栖息地质量对野生朱鹮种群扩散的影响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7248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5.动物资源与保护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wild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endangered Crested Ibis (Nipponia nippon) is obviously dispersed in recent years. The dispersal mechanism, based on long-term and short-term fitness investigation is the frontier field of current Dispersal Ecology. This project is propos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Crested Ibi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o monitor the dispersal mode and status of the wild popul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dispersal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ve survey of breeding density, habitat quality, breeding success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s. We proposed to use the advanced and new developed GPS-GSM wildlife monitoring transmitte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numbered-color banding and GIS to monitor the population dispersal and the effect of breeding density and habitat quality. The numbered-color bands could be observed in the wild, and the individuals could be identified and tracked back to its age, sex, birth place and breeding success. This provides the chance to research the dispersal mechanism on the level of long-term and short-term fitness, which is the frontier and hot spot of dispersal ecology study. This project will benefit the conservation of crested ibis and improve the theories of dispers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从适合度层面探讨野生动物的扩散机制是当前扩散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项目针对朱鹮就地保护中出现的种群扩散问题,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方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采用先进的GPS-GSM野生动物追踪器、无人机、GIS、分子性别鉴定和彩色数字环志等技术,结合繁殖密度调查、栖息地质量评估、野生幼鸟环志、繁殖亲鸟个体识别和繁殖成就监测等方法,对朱鹮种群扩散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制定有效保护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对朱鹮种群的长期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利用朱鹮这个理想的物种,调查并搞清繁殖密度和栖息地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野生种群扩散的影响,从个体质量、长期适合度和短期适合度层面深入探讨种群扩散的适应性机制,在国际同类研究中也很少见,将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丰富扩散生态学理论,填补国内空白,促进扩散生态学及其相关前沿领域的发展具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扩散(dispersal)通常是指动物个体之间相互远离的单向的线性运动过程,是动物最重要的生活史特征之一,对动物的种群动态、地理分布、遗传特征、基因流动以及进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于2018-2021年,在陕西省洋县、城固县、西乡县、汉中市汉台区以及周边地区,利用彩色数字环志、样方调查和3S等方法和技术对朱鹮的扩散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朱鹮的扩散主要表现为出生扩散,占77.20%,其繁殖扩散率仅为3.63%,但是出生扩散距离和繁殖扩散距离没有显著差异。从空间尺度上,朱鹮野生种群表现出扩张式扩散和跨越式扩散两种模式。从时间尺度上,朱鹮存在初级出生扩散(扩散个体来源于原始巢区)和次级出生扩散(扩散个体来源于扩散巢区)两种模式,并且次级出生扩散率显著大于初级出生扩散率。在原始巢区,朱鹮的扩散率随着繁殖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扩散巢区,繁殖密度对扩散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在原始巢区符合密度制约型扩散机制。野生朱鹮巢区的选择倾向于栖息地质量高的区域。朱鹮的出生扩散率和扩散距离随着繁殖地栖息地质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朱鹮出生扩散距离的增加,其短期适合度(首次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变化,但是随着朱鹮首次繁殖年龄和繁殖地巢区栖息地质量的升高而增大。朱鹮长期适合度(终身繁殖出飞雏鸟数)随着出生扩散距离的增大而降低。通过本项目研究,增强了对朱鹮野生种群扩散的认识,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需要对朱鹮扩散区的高大树木挂牌建档,加强保护;在繁殖前期开展朱鹮新巢的寻找和监测工作,并在一些繁殖巢密度较高的扩散区域建立保护站;通过遥感影像预测朱鹮潜在的扩散区和繁殖地,提前做好栖息地保护和科普宣教工作,进而通过社区共管模式推动朱鹮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协调共赢。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1)
2016至2019年朱鹮野生种群收容救护现状分析
  • DOI:
    10.13859/j.cjz.202202000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动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庆保平;叶元兴;张亚祖;权海云;段英;赵伟;丁长青
  • 通讯作者:
    丁长青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31 SNP markers for the Crested ibis (Nipponia nippon)
朱鹮 (Nipponia nippon) 31 个 SNP 标记的开发和表征
  • DOI:
    10.1007/s12686-020-01174-4
  • 发表时间:
    2020-10
  • 期刊:
    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Niu Wenhui;Huang Yongjie;Zhang Chenglin;Pu Tianchun;Lu Yan;Jia Ting;You Yuyan;Du Yang;Mao Yu;Ding Changqing
  • 通讯作者:
    Ding Changqing
Public attitude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toward the conservation of Crested Ibis:Insights for management
公众对朱鹮保护的态度和支付意愿:管理见解
  • DOI:
    10.1016/j.jnc.2021.12611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Journal for Nature Conservation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Yuping REN;Changqing DING;Yazu ZHANG;Baoping QING;Wenbin DUAN
  • 通讯作者:
    Wenbin DUAN
Silver spoon effects of hatching order in an asynchronous hatching bird
异步孵化鸟孵化顺序的银汤匙效应
  • DOI:
    10.1093/beheco/ary191
  • 发表时间:
    2018-12
  • 期刊:
    Behavioral Ecology
  • 影响因子:
    2.4
  • 作者:
    Song Zitan;Zou Yuqi;Hu Canshi;Ye Yuanxing;Wang Chao;Qing Baoping;Komdeur Jan;Ding Changqing
  • 通讯作者:
    Ding Changqing
High Accuracy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Crested Ibis <italic>(Nipponia Nippon)</italic> Based on Autoencoder With Self-Attention
基于自注意力自编码器的朱鹮高精度个体识别模型
  • DOI:
    10.1109/access.2020.2973243
  • 发表时间:
    2020-01-01
  • 期刊:
    IEEE ACCES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Xie, Jiangjian;Yang, Jun;Li, Wenbin
  • 通讯作者:
    Li, Wenb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朱鹮饲养种群出现淡色型个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庆保平;王超;丁长青;闫鲁
  • 通讯作者:
    闫鲁
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鸟类组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建平;陈志强;赵欣如;丁长青
  • 通讯作者:
    丁长青
不同野化训练条件下朱鹮的行为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靖;丁长青;王超;庆保平;闫鲁
  • 通讯作者:
    闫鲁
内蒙古查干淖尔湿地夏季鸟类组成和变化趋势
  • DOI:
    10.11707/j.1001-7488.2020011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林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丽霞;付建平;陆军;杨亮亮;丁长青
  • 通讯作者:
    丁长青
基于改进LDA主题模型的社会网络话题发现算法iMLDA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情报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仇丽青;陈卓艳;丁长青;刘海燕
  • 通讯作者:
    刘海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丁长青的其他基金

朱鹮野生种群营养生态位对繁殖成就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朱鹮野生种群营养生态位对繁殖成就的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 批准号:
    3227055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朱鹮野生种群的性别分配与保护对策研究
  • 批准号:
    3137221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朱鹮再引入地点选择与适宜度分析研究
  • 批准号:
    30870314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朱鹮野生种群的扩散与保护对策研究
  • 批准号:
    30570257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