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典型人为源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富集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90224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13.水文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strategical importance of rare earth elements (REE) have led to their utility as critical met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cluding key technologies, which entails a dramatic increase in discharge of anthropogenic rare earth elements into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and enrichment of REE emissions from typical anthropogenic sources in groundwater still remains unclear. These issues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revealing geo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anthropogenic REE. This investigation will focus on the geochemical behaviors of anthropogenic REE in groundwater from 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Poyang in China. Based on the geochemistry of REE in both groundwater and sediment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the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and anomalous of anthropogenic REE in groundwater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extrapolation of REE normalized pattern (with respect to a standard reference), background values of anomalous REE in groundwater will be calculated. Moreover,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fractionation of anthropogenic REE normalized patterns, the extend to which typical anthropogenic sources contribute to groundwater REE will be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Eventually, typical anthropogenic REE will be selected for laboratory study on the complextion behaviors and its key environmental controls with respect to aqueous complexers of different sources and properties. Combing to geochemical modeling, mechanism of anthropogenic REE mobilization and enrichment in groundwater will be unraveled. This investigation shows its significance in REE resources allocation, cleaner and efficient uses and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稀土元素是一组具有战略重要性的金属资源,被广泛运用于高科技等各行业,导致其因人类活动释放至环境中的量急剧增加。但是,人为源稀土元素在地下水中的分布特征和富集机理却并未完全清楚。这些科学问题对揭示典型人为源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效应和环境效应至关重要。本项目研究拟以受人为影响显著的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流域为研究区,在调查研究典型人为排放分布情况和深入分析地下水和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地下水人为源稀土元素的存在形式、分布模式和异常特征;基于不同人为源稀土元素分异的差异,延伸计算研究区地下水异常稀土元素的自然本底,定量人为排放对地下水稀土元素的贡献;通过实验研究典型人为源稀土元素与不同性质和来源络合配位体的络合机制及其关键环境控制因素,结合地球化学模拟,揭示人为源稀土元素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富集机理。该研究成果可以为稀土元素的资源分配、高效清洁使用、地下水污染的监测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结项摘要

随着稀土元素广泛运用于现代社会各行各业,其因人类活动释放至环境中的量急剧增加,由此引发环境生态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长期暴露于高稀土元素含量的环境中将对人体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明确人为源稀土元素在地下水中的含量、组成及其迁移富集机制有着迫切的现实需求。本项目以鄱阳湖五河流域为研究区,在比对分析五河流域地下水及地表水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高稀土元素含量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研究了岩石风化和人为排放对地下水稀土元素含量和分异的影响。通过地球化学模拟和标准物质归一化,研究了地下水稀土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分布模式,探究了稀土元素在含水层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证实了人为排放是地下水Gd异常富集的主要原因。定量分析了典型人为稀土元素Gd的自然本底和人为排放量,刻画了Gd人为排放量的空间分布,探讨了人为源Gd识别地下水污染的可行性。研究了不同性质(农田、河口、居民排污口)的沉积物对典型人为源稀土元素Gd的吸附规律,探究了典型人为源Gd的水土界面迁移富集机制,明确了腐殖酸对Gd活化释放行为的影响。项目研究成果表明:(1)不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下(五河流域)稀土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受到自然和人为作用的双重影响,高稀土元素(> 5000 ng/L)地下水样主要集中分布于饶河和信江流域,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Mg-SO4和Ca-Mg-Cl;(2)地下水稀土元素主要以自由态和碳酸根络合形式存在,普遍表现Ce负异常和Gd正异常,Ce的氧化沉淀是导致地下水Ce负异常的主要原因,人为排放是Gd正异常的原因;(3)地下水人为源Gd占总Gd的0%至82%,平均占比值67%,抚河流域占比最高,为68%,人为源Gd对地下水中的Pb、Ni、Co等重金属及稀土元素本身的分布具有良好的示踪效果;(4)不同性质(农田、河口、排污口)的沉积物对Gd的吸附行为无显著差异,Gd在固相表面极有可能与C-O健结合,主要以可交换态形式存在,不发生价态转变,腐殖酸络合作用对表面吸附的Gd的活化释放影响有限。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鄱阳湖流域赣江下游水化学特征及人类健康风险评价
  •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2.018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现代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通航;刘海燕;张卫民;孙占学;王振;刘茂涵
  • 通讯作者:
    刘茂涵
玛曲高原区潜水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
  • DO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91201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振;郭华明;刘海燕;赵威光;刘帅;王娇;沈萌萌
  • 通讯作者:
    沈萌萌
Distribu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sediments of the North China Plain: A probe of sedimentation process
华北平原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沉积过程的探讨
  • DOI:
    10.1016/j.apgeochem.2021.105089
  • 发表时间:
    2021-09
  • 期刊:
    Applied Ge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Haiyan Liu;Huaming Guo;Olivier Pourret;Zhen Wang;Zhanxue Sun;Weimin Zhang;Maohan Liu
  • 通讯作者:
    Maohan Liu
Removal of uranium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loaded with hydroxyapatite-coated quartz sand: Implication for groundwater remediation
通过负载羟基磷灰石涂层石英砂的可渗透反应屏障从水溶液中去除铀:对地下水修复的影响
  • DOI:
    10.1016/j.chemer.2019.125545
  • 发表时间:
    2020-12
  • 期刊:
    Ge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eimin Zhang;Haiyan Liu;Xiaoran Fan;Zhen Zhuo;Yadan Guo
  • 通讯作者:
    Yadan Guo
Synthesis of a Fe/Ca-based phosphate material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adsorption of uranium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Fe/Ca基磷酸盐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水溶液中吸附铀离子的应用。
  • DOI:
    10.1144/geochem2021-05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Geochemistry: Exploration, Environment, Analysi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iyan Liu;Weimin Zhang;Jingyi Mo;Zhen Wang;Jiahong Chen;Junhua Chen;Zhen Zhuo
  • 通讯作者:
    Zhen Zh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煤系矿产类型及协同勘查研究进展 ———兼论煤地质学一些概念的规范化问题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煤炭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增学;王东东;吕大炜;李莹;刘海燕;王怀洪;王平丽
  • 通讯作者:
    王平丽
后验Monte Carlo Gaussian采样粒子滤波WSN定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11
  • 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婷;刘海燕;熊曾刚
  • 通讯作者:
    熊曾刚
5-羟色胺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与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相关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婧;刘海燕;姚志剑;卢青
  • 通讯作者:
    卢青
超厚煤层成因机制研究进展
  • DOI:
    10.13225/j.cnki.jccs.2015.135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煤炭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东东;邵龙义;刘海燕;邵凯;于得明;刘炳强
  • 通讯作者:
    刘炳强
贵州五种野山茶种子氨基酸及脂肪酸成分含量的研究
  • DOI:
    10.11931/guihaia.gxzw20170701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广西植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海燕;汪建文;洪江;范志伟;汤升虎;邹天才
  • 通讯作者:
    邹天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海燕的其他基金

铀矿山酸性水体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其放射性核素铀迁移富集指示
  • 批准号:
    42262029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