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下珠三角区域发展模式的转型研究:制度演化与产业重组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1101129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金利霞
学科分类:
D0108.经济地理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江璐明、陈彩霞、杨素悦、曾献铁、徐容容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近年来,区域发展内外部条件剧烈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区域发展模式已表现出各种"转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 "三来一补"低层次加工贸易为主体的"珠三角模式"受到的冲击尤其突出,面临产业升级和区域转型压力。而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特点是政府制度的突出作用,这也是区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国内外对区域转型的研究,注重地方制度和网络,产业区域转移重组多被忽略。本次研究将采用经济地理学和制度经济学等理论,结合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从制度演化和产业重组视角对珠三角转型的路径和机制进行研究,探讨影响区域转型的外部条件产生变化的内生因素,以及转型经济地理过程和治理模式,包括转型过程中企业的区位选择、政府的作用与行为模式等。这种全球和地方互动下区域转型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尚未作出足够的反应,本研究将有利于丰富我国区域发展理论,指导区域发展实践,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英文摘要
近年来,区域发展内外部条件剧烈变化所引起的珠三角新一轮产业空间重组伴随着制度演变愈演愈烈,在这一过程中,区域转型特征及其机制、政府作用及其介入方式都需要重新审视。本研究从经济地理学和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出发,采用探索性空间计量法、问卷调查、企业和政府部门访谈以及典型地区案例调查分析(顺德、清远、东莞)等定性定量方法,从制度演化、劳动空分工和产业重组视角对当前珠三角新一轮产业重组和区域经济转型过程、机制进行研究。分析了产业转型升级与空间重构过程、影响因素,探讨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尺度重构过程及其对区域转型的影响,考察产业重组的绩效,并提出了珠三角地区产业高端化路径与策略。在企业层面,珠三角大规模企业的跨区域扩张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职能部门的外迁是产业空间重组的重要特征,随着珠三角核心区产业外迁加快,产业高端化开始出现,而外围区不断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外围区产业空间重塑以及核心—边缘区域职能分工。在政府层面,政府推动的产业转移政策加速了珠三角产业空间重构,产业高端化和服务化趋势明显,并推动外围地区新产业区的形成,以及核心—边缘的区域合作治理机制构建。在区域层面,产业结构和政府政策正成为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主导因素,决定性地影响着广东省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层次、深度及形态模式。在不同层级的政府与企业利益的推动下,珠三角区域发展转型已经出现。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规划师
影响因子:--
作者:金利霞;江璐明
通讯作者:江璐明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影响因子:--
作者:殷江滨;李郇
通讯作者:李郇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热带地理
影响因子:--
作者:殷江滨;李郇
通讯作者:李郇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经济地理
影响因子:--
作者:金利霞;张虹鸥;殷江滨;王洋;陈彩霞
通讯作者:陈彩霞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影响因子:--
作者:殷江滨;李郇;
通讯作者:
空间治理框架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效益及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广东省41试点县镇的实证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劳动力空间生产:过程、响应和机制——以珠三角为例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