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羊花中具有离子通道调节作用的新颖结构二萜化合物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0222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703.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Collect 70 kg of TCM "NaoYangHua". Obtain the abundant component and enrich the trace diterpenoids selectively via chemical screen and combination of mutiple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The fraction containing trace diterpenoids will be further seperated into 20-30 sub-fractions by flash chromatography. Bioactive fractions and inactive fractions will be identified by screening on ion channel models. Get the UV and MS data of all the compounds and locate the non-UV absorptable components by LC-UV-ELSD and LC-MS/MS analysis. Conduct systematic separation on the bioactive fractions through preparative LC-UV or LC-UV-RID. As to the inactive fractions, only separate the novel diterpenoids that have not been obtained by our group. Obtain 40-50 diterpenoids, determine their structures by morden spectrum and chemical method. Screen the isolated diterpenoids on ion channel models and study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Test the potent compounds on animal analgesic models. Obtain 1-3 promising lead compounds with both in-vitro and in-vivo activities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he drug discovery.
采集中药闹羊花70kg,通过化学筛选结合多种色谱技术的组合应用,快速获取(去除)其中含量较高的二萜成分,在此基础上定向富集微量二萜类成分;对富集的含微量二萜化合物的部位,利用闪式色谱快速分为20-30个组分;通过离子通道活性筛选,确定活性组分和非(弱)活性组分;对各组分进行LC-UV-ELSD和LC-MS/MS分析,获取其中化学成分的紫外和质谱信息,并确定无紫外吸收二萜成分的分布;针对所含成分的结构特点(有无紫外吸收)采用制备型LC-UV或LC-UV-RID对活性组分进行系统分离,对非(弱)活性组分则结合LC-MS/MS定向分离尚未获得的新型二萜类成分;获取40-50个二萜类化合物,利用近代波谱和化学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并进行离子通道活性筛选,总结初步的构效关系。对具有较强离子通道活性的量大的化合物进行整体动物镇痛实验,优选出1-3个具有体内外活性的新型先导化合物,为新药创制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闹羊花,又名羊踯躅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有大毒,也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我国传统医学上曾作为麻醉、镇痛剂使用,目前临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为了深入研究闹羊花镇痛作用的物质基础,课题组采用活性追踪锁定有效部位,并从镇痛有效部位RMY30中发现了2个主要药效物质:化合物14和15。这两个化合物的半数抑制剂量(ID50)分别在46.9和72.7 μg/kg,其镇痛活性是吗啡的5-8倍。但同时毒性也较大,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是271.0 (179.0-350.0, 95%置信区间) 和1791.0 μg/kg (1324.0-2175.0, 95%置信区间), 选择指数(SI = LD50 / ID50)分别是5.8和24.6。鉴于这两个化合物具有非常强的镇痛活性,课题组对其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和毒性研究。 我们经过系统的镇痛活性评价,发现化合物14和15不仅对急性疼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对炎症性和慢性神经性疼痛也具有显著的作用,活性均强于阳性对照药,且呈剂量依赖性。此类化合物的镇痛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我们通过实验证实:化合物14和15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不能被非选择性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所逆转,间接证明其作用靶点不在阿片受体。这两个强效镇痛二萜以及其他一系列具有镇痛作用的二萜的发现,首次阐明了闹羊花这一古老镇痛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此外,课题组采用HPLC-MSn技术对羊踯躅的根、花和果实中具有镇痛作用的二萜组分进行了全面的化学筛选,针对其中的二萜类成分进行了定向富集和分离。共从中分离鉴定了159个化合物,其中91个为新化合物,包括4个新骨架化合物。首次发现具有C环缩环-D环扩环新型骨架的木藜芦烷二萜mollanol A,该化合物具有激活xbp1转录因子的活性。首次发现化合物rhodomollins A and B,具有一种C14发生迁移的新型木藜芦烷二萜骨架,其中rhodomollin B具有中等强度抗流感病毒活性,IC50为19.24 μM。首次发现了1个经过多次裂环的新骨架二萜mollolide A,在20mg/kg剂量下显示出显著的镇痛活性。以上研究结果大大丰富了木藜芦烷型二萜的结构多样性,为此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llanol A, a Diterpenoid with a New C-Nor-D-homograyanane Skeleton from the Fruits of Rhododendron molle
Mollanol A,一种来自杜鹃果实的具有新 C-Nor-D-homograyanane 骨架的二萜类化合物
  • DOI:
    10.1021/ol5020653
  • 发表时间:
    2014-08-15
  • 期刊:
    ORGANIC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Li, Yong;Liu, Yun-Bao;Yu, Shi-Shan
  • 通讯作者:
    Yu, Shi-Shan
Antinociceptive Grayanoids from the Roots of Rhododendron molle
来自杜鹃花根的抗伤害性Grayanoids
  • DOI:
    10.1021/acs.jnatprod.5b00456
  • 发表时间:
    2015-12-01
  • 期刊: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 影响因子:
    5.1
  • 作者:
    Li, Yong;Liu, Yun-Bao;Yu, Shi-Shan
  • 通讯作者:
    Yu, Shi-Shan
Rhodomollins A and B, two Diterpenoids with an Unprecedented Backbone from the Fruits of Rhododendron molle.
Rhodomollins A 和 B,两种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来自杜鹃花果实的前所未有的骨架
  • DOI:
    10.1038/srep36752
  • 发表时间:
    2016-11-14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i Y;Liu YB;Yan HM;Liu YL;Li YH;Lv HN;Ma SG;Qu J;Yu SS
  • 通讯作者:
    Yu SS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Fe_(70)Ni_(30)粉末触媒中Ⅱa型金刚石大单晶的高温高压合成
  • DOI:
    10.16553/j.cnki.issn1000-985x.2018.05.02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勇;廖江河;陈宁;佘彦超;宋谋胜;宋坤
  • 通讯作者:
    宋坤
大气颗粒物PM2.5附着于角膜接触镜及其对角膜接触镜透氧性及折射率的影响
  • DOI:
    10.13389/j.cnki.rao.2017.025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眼科新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丁小艳;董志章;王建洲;李勇;王燕慧;许李彬;王亚虹;李娟
  • 通讯作者:
    李娟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9.09.08
  • 发表时间:
    2019-09
  • 期刊:
    中国肺癌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欣伟;王勇;李勇
  • 通讯作者:
    李勇
Numerical study of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helical coiled tubes for heating high-solids slurry in household biogas digester
户用沼气池高含固浆液加热螺旋盘管传热性能数值研究
  • DOI:
    10.1016/j.applthermaleng.2019.114666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陈耀文;刘艳峰;王登甲;李涛;王莹莹;李勇
  • 通讯作者:
    李勇
渗碳工艺参数对常见渗碳钢晶粒粗化行为的影响
  • DOI:
    10.13289/j.issn.1009-6264.2017.03.02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材料热处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昊杰;郝浩腾;王昭东;田勇;李勇;李家栋;韩毅
  • 通讯作者:
    韩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勇的其他基金

基于亲和色谱策略筛选和挖掘磷酸酶PP2A新型调节剂
  • 批准号:
    2237714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具有抗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新型金钱松三萜的发现、结构修饰及功能研究
  • 批准号:
    2197711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三种杜鹃花属植物中新型二萜类成分的发现及其镇痛活性研究
  • 批准号:
    2157227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