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坳陷古近纪玄武、粗面质火山-侵入岩与华北东部岩石圈转型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0872050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负责人:
吴昌志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204.岩石学
结题年份:
2011
批准年份:
2008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黎广荣、冯慧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华北东部岩石圈的厚度和性质在中、新生代发生剧烈变化的事实已被广泛接受。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完成于晚白垩世末-古近纪,新生代以来又有一定增厚。但是,华北东部岩石圈由减薄向增厚的拐点及当时的岩石圈性质、壳幔作用过程和大陆动力学机制尚存争议。造成以上分歧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的岩浆产物多被深埋于新生代沉积盆地内,前人未能系统取到样品。本项目将在确定下辽河坳陷晚白垩世以来火山喷发序列的基础上,通过对古近纪由拉斑到碱性和过碱性连续演化玄武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确定下辽河坳陷古近纪火山岩在厚度、岩性、成份、源区特征等方面变化规律,找出研究区岩石圈转型的拐点,并通过对发育于上述拐点的玄武质和粗面质火山-侵入岩和其中地幔包体的年代学、矿物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源区特征和岩石成因 ,探讨下辽河坳陷乃至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性质、壳幔过程、转型机制和相应的大陆动力学背景。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矿床地质,2009,28(3): 313-320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lanthanide tetrad effect for a topaz- and amazonite-bearing leucogranite pluton in eastern Xinjiang, NW China
新疆东部含黄玉和天河石的淡色花岗岩岩体镧系元素四分体效应的形成机制
DOI:10.1016/j.jseaes.2010.09.011
发表时间:2011-10
期刊:Journal of Asia Earth Sciences
影响因子:--
作者:Chang-zhi Wu;Lian-xing Gu;Sihai Liu
通讯作者:Sihai Liu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地质通报
影响因子:--
作者:吴昌志
通讯作者:吴昌志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矿床地质
影响因子:--
作者:吴昌志
通讯作者:吴昌志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第四纪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吴昌志
通讯作者:吴昌志
东天山黄山东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岩浆期后韧性变形特征与成矿元素再活化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27209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2.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吴昌志
  • 依托单位:
中天山白石头泉高铷富氟花岗岩的矿物-元素分异和岩相分带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60300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06
  • 负责人:
    吴昌志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