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 CRF07_BC 病毒P6Gag蛋白变异的病毒学特征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0014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7.病毒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circulating recombinant form (CRF)07_BC is the most prevalent strain in China. Patients infected with CRF07_BC had slower disease progression than patients with subtype CRF01_AE and B infection.A unique deletion of seven amino acid (30PIDKELY36) and/or PTAPPE duplication were observed to exist exclusively in p6Gag of CRF07_BC. Its association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its replication mechanism remain to be elucidated. P6Gag recruit the cellular protein Tsg101 and Alix to facilitate virus budding.Furthermore, due to the overlap of the open reading frames for the p6Gag and p6Pol proteins, the mutations may affect the activity of HIV-1 protease,which in turn interfere the HIV-1 repli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generate HIV-1 mutant viruses an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se mutations on viral release efficiency, Gag processing, viral infectivity and replication capacity. The mechanisms are needed to elucidate that p6Gag mutation affect the Tsg101 and Alix binding and further affect the virus budding. Also studies are needed to characterize that P6pol mutation impair Protease and reverse transcriptase activity and further affect the viral infectivity and replication capacity. This work will clarify the associations of the viral characteristics of CRF07_BC mutations with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 and provide new prospects to the prevention and therapy of HIV-1 infection.
CRF07_BC是我国HIV-1主要流行株之一,感染该病毒者疾病进展较感染CRF01_AE和B型者慢,部分该基因型病毒p6Gag存在特征性连续7个氨基酸PIDKELY缺失和/或PTAPPE插入突变,这些突变与疾病进展关系及影响病毒复制机制尚不清楚。p6Gag与宿主蛋白Tsg101和Alix作用调控病毒组装和释放,p6Gag和p6pol表达框部分重叠,p6Gag变异可能影响p6pol活性,进而影响HIV复制。本项目采用反向遗传学方法构建携带上述突变HIV质粒,研究突变病毒生物学表型变化,尤其是病毒组装和释放、感染力、病毒复制能力,确定p6Gag突变与Tsg101和Alix作用对病毒组装和释放影响及机制,及通过影响HIV蛋白酶和逆转录酶活性影响病毒复制和感染力的分子机制,揭示CRF07_BC变异病毒学特征及与临床和流行病学关联,为HIV感染和复制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为HIV感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CRF07_BC是我国HIV-1主要流行株之一,感染该病毒者疾病进展较感染CRF01_AE和B型者慢,部分该基因型病毒p6Gag存在特征性连续7个氨基酸PIDKELY缺失和/或PTAPPE插入突变,这些突变与疾病进展关系及影响病毒复制机制不清楚。.本项目采用反向遗传学方法,(1)构建7个氨基酸缺失(∆7)、PTAPPE 插入以及7个氨基酸缺失合并 PTAPPE 插入(P∆7)的 HIV-1 p6Gag突变质粒,探讨病毒的释放、成熟、感染力和复制能力等病毒学特征。(2)进一步研究p6蛋白7个氨基酸缺失突变(∆7)影响病毒表型的分子机制。通过构建Gag∆7和GagPol∆7质粒,确定Gag蛋白氨基酸缺失还是Pol蛋白氨基酸缺失对于病毒表型影响较大。(3)构建p6蛋白第36位Y缺失突变(K-∆Y36)、第30-35位(PIDKEL)缺失突变(K-∆630-35)和第30-36位(PIDKELY)缺失突变质粒(K-∆730-36),评价突变病毒释放效率和Gag蛋白加工效率,并进一步探讨p6氨基酸缺失病毒与Alix V(364-716)蛋白的相互作用。(4)通过qPCR分析病毒4种逆转录产物含量:R-U5(初始产物)、U3-U5(负链合成产物)、R-5’UTR 和 Gag(正链合成产物)研究p6∆7对病毒逆转录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HIV-1 p6Gag蛋白7个氨基酸(∆7)缺失是导致病毒释放、成熟缺陷、感染力降低,在T细胞内不能有效复制的主要原因。(2)∆7主要通过影响 p6Gag蛋白而不是Pol蛋白抑制病毒释放和成熟,其中第36位酪氨酸(Y)是导致病毒表型缺陷的主要氨基酸,它的缺失影响YPXnL与Alix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病毒释放。(3)HIV-1∆7突变使病毒释放减少、病毒感染力降低、逆转录过程的DNA合成减少,导致病毒复制周期延长,可能是造成 CRF07_BC感染后疾病进程缓慢的原因。 .本项目通过构建突变质粒,系统地研究p6Gag蛋白突变对病毒释放、成熟、 感染力和复制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我国 CRF07_BC变异株的病毒学特征及其快速传播流行的分子机制,揭示 HIV-1 p6Gag蛋白在病毒感染和复制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HIV-1 感染和复制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为HIV-1感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IV-1 genotype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immunodeficiency progression among Chinese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HIV-1 基因型与中国男男性行为者的免疫缺陷进展独立相关: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
  • DOI:
    10.1111/hiv.12823
  • 发表时间:
    2019-12-21
  • 期刊:
    HIV MEDICINE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iang, Y.;Han, Z.;Tang, S.
  • 通讯作者:
    Tang, S.
A simple and high-throughput 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both qualitative and semi-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anti-HIV-1 antibodies
一种简单且高通量的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测定,用于定性和半定量检测抗 HIV-1 抗体
  • DOI:
    10.1016/j.virusres.2018.12.017
  • 发表时间:
    2019-04-02
  • 期刊:
    VIRU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Wang, Haiying;Cai, Qundi;Tang, Shixing
  • 通讯作者:
    Tang, Shix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广州市城市边缘区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鹰;张新长
  • 通讯作者:
    张新长
四氧化三铁/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正在印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响;赵一阳;卢晓峰;王海鹰
  • 通讯作者:
    王海鹰
基于栅格数据的最短距离快速求解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理信息世界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祖臣;王海鹰
  • 通讯作者:
    王海鹰
高分子聚胺PED的合成及废水硫酸根的吸附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理源;柴立元;王海鹰;刘晴;谭鑫波
  • 通讯作者:
    谭鑫波
聚(2-丙烯酰胺甲基-6-十二烷基硼酸二乙醇胺酯)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
  • DOI:
    10.3866/pku.whxb20100104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Acta Physico - Chim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海鹰;柴立元;吕春绪
  • 通讯作者:
    吕春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