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病毒介导的Mig-6基因转染联合TACE通过调控细胞周期治疗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50156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10.介入医学与工程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Residual tumor recurrence after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operation is the main problem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we found that the tumor suppressor gene Mitogen inducible gene 6 (Mig-6) was much lower in HCC compared to corresponding normal liver tissue. It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umor cell cycle and proliferation ability. So in this project we intend to use the combined TACE and adeno-associated virus (AAV) mediated Mig-6 gene transfection method on rabbit VX2 liver cancer xenograft model. The project study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AV mediated Mig-6 transfected in HCC, as well as observe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is new combined treatment mode. The project will confirm the mechanism that Mig-6 suppresses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D1 by inhibiting the MAPK pathway activity, inhibits the tumor cells to enter the cell cycle and inhibits the growth of tumor cells. On one aspect, this project describes of Mig-6 inhib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HCC by MAPK/Cyclin D1 pathway. On the other hand, regard of the important anticancer funtion of Mig-6 ,we can develop it as one of the candidate drugs combined with TACE therapy. In the meanwhile in vivo transfection research methods will be discussed to provide a new direction for the study of many tumor suppressor genes, as well as Mig-6, which may help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basic theory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肝细胞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残余肿瘤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主要问题。前期实验我们发现抑癌基因Mig-6在肝癌中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并对肿瘤细胞周期进程及增殖能力有显著影响。因此本项目我们拟采用TACE联合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Mig-6基因转染方法对兔VX2肝癌移植瘤模型进行介入治疗,观察这种新的联合治疗模式疗效同时,对AAV介导的Mig-6基因转染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深入研究。试图验证Mig-6做为一个细胞周期特异性表达基因,如何通过抑制MAPK通路的活性抑制细胞周期素CyclinD1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进入增殖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该研究一方面对阐述Mig-6能通过MAPK/Cyclin D1通路抑制细胞增殖有着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另一方面将为TACE术合并基因治疗提供备选药物;同时创新型基因转染研究方法将为诸多抑癌基因从理论研究到临床应用转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和方向

结项摘要

原发性肝癌,特别是肝细胞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癌症相关致死原因排名中位列第二位。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有2/3左右的患者确诊时已失去了手术机会。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疗法是目前公认的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其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疗法。然而该术式的高复发率,迫使我们探寻新的联合治疗方案。.本项目对在肝癌中表达下调的Mig-6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明确其肿瘤标记物意义的同时在体外条件下验证Mig-6通过抑制ERK通路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再使用AAV病毒作为基因携带载体,包装抑癌基因Mig-6,经TACE开通的肝动脉导管经肝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到肿瘤内部,在体内条件下评估该策略对TACE的增强效果,最终建立起一种新的有效的基因治疗模式,为肝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经过三年的研究获得了如下的结果:1.使用组织芯片分析Mig-6的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Mig-6的表达降低及Clyclin D1的表达升高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对细胞周期进行检测后发现在肝癌细胞中Mig-6起到将细胞周期阻滞到G1期从而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且Mig-6在肝癌中抑制细胞周期的功能可能通过其抑制Cyclin D1及其下游通路有关。3. 在AAV-Mig-6联合TACE对兔VX2肝肿瘤模型进行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表现出比单纯TACE组更强的肿瘤抑制作用,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Mig-6可能是通过调控p-ERK和Cyclin D1发挥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的。4.对Mig-6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治疗手段的安全性的评估证实了它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本项目汲取了肝癌基础研究的最新分子生物学成果,将其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对临床上最常用的肝癌介入治疗手段进行改良,在动物模型上证实了治疗的有效性,并对其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予以阐释,对其生物安全性予以验证。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为今后肝细胞癌的体内研究和肿瘤生物治疗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AV-Mig-6 Increase the Efficacy of TAE in VX2 Rabbit Model, Is Associated With JNK Mediated Autophagy
AAV-Mig-6 提高 VX2 兔模型中 TAE 的功效与 JNK 介导的自噬相关
  • DOI:
    10.7150/jca.27418
  • 发表时间:
    2019-01-01
  • 期刊:
    JOURNAL OF CANCER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 Zixuan;Tian, Yulong;Zhong, Hongshan
  • 通讯作者:
    Zhong, Hongshan
Mig-6 is down-regulated in HCC and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HCC cells via the P-ERK/Cyclin D1 pathway
Mig-6 在 HCC 中下调,并通过 P-ERK/Cyclin D1 途径抑制 HCC 细胞的增殖
  • DOI:
    10.1016/j.yexmp.2017.05.004
  • 发表时间:
    2017-06-01
  • 期刊: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Li, Zixuan;Qu, Lianyue;Zhong, Hongshan
  • 通讯作者:
    Zhong, Hongshan
Mig-6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紫璇;翟欢;钟红珊;徐克
  • 通讯作者:
    徐克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钻井模型与人工智能相耦合的实时智能钻井监测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茜;张菲菲;李紫璇;王越支;方含之
  • 通讯作者:
    方含之
长水平井中动态井眼清洁对钻柱受力影响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科学基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菲菲;王茜;余义兵;马卫国;彭涛;李紫璇
  • 通讯作者:
    李紫璇
前驱体法合成氮化铝纳米材料及其生长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硅酸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紫璇;郝留成;张建飞;周小楠;黄鑫;史忠旗;杨建锋;王波
  • 通讯作者:
    王波
钻井模型与机器学习耦合的实时卡钻预警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石油机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紫璇;张菲菲;祝钰明;吴墨染;刘泳敬;于琛
  • 通讯作者:
    于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