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19(n,g)O-20天体物理反应率间接测量
批准号:
11105228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苏俊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A2705.核天体物理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二涛、李云居、颜胜权、白希祥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O-19(n,g)O-20反应在II型超新星r-过程的种子核产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天体物理反应率目前没有任何相关实验数据。 由于O-19寿命很短,不能制靶,实验上无法对O-19(n,g)O-20反应进行直接测量。本项目计划利用间接测量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次级束流线上,利用O-19放射性次级束轰击氘化聚乙烯靶,通过逆运动学测量O-19(d,p)O-20反应角分布,将实验结果和DWBA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导出O-20的中子谱因子,结合辐射俘获模型理论计算出O-19(n,g)O-20的天体物理反应率,为r-过程网络计算提供可靠数据。本实验的束流申请已获得串列加速器束流评审委员会批准。
英文摘要
本项目原计划通过间接方法测量19O(n,gamma)20O的天体物理反应率,但在实验准备期间,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已完成了类似的工作并发表了结果。因此本项目调整了研究内容,改为研究核天体物理重要反应18O(n, gamma)19O的反应率。在大爆炸核合成非标准模型中,18O(n,gamma)19O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反应率大小决定着核合成是否能通向更高质量核区。在大质量红巨星和AGB星的氦燃烧中,18O(n,gamma)19O是中子源的毒药反应之一,其反应率大小将影响s-过程的中子通量。目前不同方法给出的18O(n,gamma)19O反应截面差别较大,例如对于直接辐射俘获到19O第一激发态过程,间接方法和直接测量给出的结果差别高达180倍,不利于得到高精度的反应率数据,因此对18O(n,gamma)19O反应截面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项目通过谱因子间接方法对18O(n,gamma)19O的反应率进行了研究,在北京HI-13串列加速器Q3D磁谱仪上,完成了对18O(7Li,6Li)19O布居19O基态、第一、第二激发态的反应角分布的测量,同时通过测量7Li+18O和6Li+18O的弹性散射角分布拟合出了18O(7Li,6Li)19O反应入射道和出射道的光学势参数。将光学势用于DWBA理论计算并将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了19O基态、第一、第二激发态的中子谱因子,其中第一激发态谱因子是现有数据的4倍左右。将谱因子数据代入到辐射俘获理论计算得到了18O(n,gamma)19O的直接过程截面。本工作得到与现有的计算结果基本符合,并将19O第一激发态的与直接测量之间的差距减小到20倍。根据本工作得到的直接过程截面和现有的共振截面数据,最终得到了18O(n,gamma)19O的天体物理反应率。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Reexamining the beta decay of Ni-53,Ni-54, Co-52,Co-53, Fe-51, and Mn-50
重新检查 Ni-53、Ni-54、Co-52、Co-53、Fe-51 和 Mn-50 的 β 衰变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Physical Review C
影响因子:3.1
作者:Liu, L. X.;Lin, Q. Y.;Yan, X. S.;Zhang, X. H.;Fu, F.;He, J. J.;Li, X. Q.;He, C.;Smith, M. S.
通讯作者:Smith, M. S.
fp壳核区同位旋对称性破缺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U1532132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6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5
- 负责人:苏俊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