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现代内生沉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基于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的高分辨率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314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7.环境地球化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Sediment trap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used to examine the modern processes of settling particle fluxes and compositions in oceans and foreign large lakes, but no relevant work has carried out in inland lakes in China. The relativ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modern processes of settling particle matter in Lake Qinghai has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barriers to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paleoclimate and paleoenvironment by using sediment cores. In this proposal, four McLane Mark 8-13 time-series sediment traps, with 13 cup sample bottles, will be deployed synchronously for three whole years at southern sub-basinal depositional center in Lake Qinghai to collect seasonal settling particles in situ and measure sample export flux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By analyzing geo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particles, organic matter and adult ostracod shells of these time series settling samples collected by the sediment traps, along with mineralogy and diatoms as well, we try to understand in-depth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modern mass fluxes and compositions in Lake Qinghai. Correlating fluxes and compositions with state-of-the-art sensing data of lake water parameters and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data will help to recogniz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modern processes of endogenic precipitation fluxes and compositions. These results are fundamental to palaeo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s. Following the pilot deployment of the sediment trap in Lake Qinghai, we believe that the data after this work will offer a novel perspective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particle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within this important lake and it will provide a great case study on modern sedimentation processes in inland water bodies at various geographical settings in China by using time series sediment trap.
现代过程认识的相对缺乏已成为利用湖泊沉积物反演古气候环境的瓶颈之一。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为原位连续采集水体中沉降颗粒物而设计,在认识现代沉积过程方面具独特优势。本项目拟在青海湖南盆沉积中心放置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及传感器,获取青海湖三年连续的季节性沉降颗粒物样品和湖水环境参数;通过颗粒物沉降通量、矿物学、硅藻、介形类壳体和有机质的稳定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组成的分析,查明青海湖内生物质通量与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加上2010年以来采用同型捕获器所获得的样品和数据,结合实时监测的湖水参数和流域水文气象资料,揭示青海湖现代内生沉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季节性和年际的时空变化及其控制因素,为沉积岩心古气候环境相关代用指标的机理解释提供科学基础和依据,并为我国内陆湖泊现代过程研究手段和内容的拓宽提供研究范例。

结项摘要

针对青海湖现代沉积过程相对缺乏的现状,本项目计划利用时间序列沉积物捕获器原位连续采集青海湖水体中沉降颗粒物,通过分析其颗粒物沉降通量、矿物学、硅藻、介形类壳体和有机质的稳定同位素、生物标记物等地球化学组成,揭示青海湖现代内生沉积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季节性和年际的时空变化及其控制因素,为沉积岩心古气候环境相关代用指标的机理解释提供科学基础和依据。通过为期四年的项目执行,系统开展了沉积物捕获器在2010-2012年采集到的季节性颗粒物样品的矿物学和元素分析,结合流域基岩和粉尘数据,获取输入青海湖物质来源及内生物质与河流和粉尘等外源输入相对比例、地球化学组成的季节性变化,有效区分青海湖现代内生物质季节性的变化及通量,特别是对于冬季冰封期间湖泊物质(无机、有机)来源和通量;完成了介形类壳体和自生碳酸盐矿物的氧碳同位素分析,获取青海湖介形类壳体氧碳组成及其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结合流域水文和气象资料、实时监测的湖水温度、电导率、盐度、氧逸度等数据,探讨了影响青海湖季节性介形类壳体和自生碳酸盐的气候环境因子及其控制因素,评价各参数的环境指示意义。.主要进展包括:(1)获得了青海湖2010-2012年总颗粒物、<63 μm颗粒的沉积通量和碳酸盐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2)明确了青海湖介形类壳体氧碳同位素季节和年际变化及其控制因素;(3)鉴定了青海湖硅藻种属及其季节性分布;(4)本建立了微量样品的生物标记物和Li、Mg同位素测试分析方法,但由于每次获得的样品极少,未能获得生物标记物和同位素的有效数据。.值得提出的是,经多次努力,三个捕获器未能打捞回来,特别是因疫情的影响,未能继续放置沉积物捕获器。因此我们将研究思路转向一些河流现代过程的示踪研究,包括黄河中游和岷江流域,并已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这些工作对于理解季风区现代地表地球化学过程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具有同样的指示和启示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e combinations on accurate and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Li isotopic composition by MC-ICP-MS
不同锥体组合对 MC-ICP-MS 准确测定锂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DOI:
    10.1016/j.sab.2018.04.015
  • 发表时间:
    2018-08-01
  • 期刊: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ATOMIC SPECTROSCOPY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Gou, Long-Fei;Jin, Zhang-Dong;Liu, Chun-Yao
  • 通讯作者:
    Liu, Chun-Yao
Li isotopes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Seasonal variability, sources and fractionation
黄河中游锂同位素:季节变化、来源和分馏
  • DOI:
    10.1016/j.gca.2019.01.007
  • 发表时间:
    2019-03-01
  • 期刊: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Gou, Long-Fei;Jin, Zhangdong;Galy, Albert
  • 通讯作者:
    Galy, Albert
Seasonal riverine barium isotopic variation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Sources and fractionation
黄河中游河流钡同位素季节性变化:来源与分馏
  • DOI:
    10.1016/j.epsl.2019.115990
  • 发表时间:
    2020-02-01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Gou, Long-Fei;Jin, Zhangdong;Huang, Fang
  • 通讯作者:
    Huang, Fang
离子交换过程中锂同位素分馏对锂同位素测试准确度的影响
  • DOI:
    10.15898/j.cnki.11-2131/td.20180606007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岩矿测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纯瑶;苟龙飞;邓丽;金章东
  • 通讯作者:
    金章东
Effects of cone combinations on accurate and precise Mg-isotopic determination using multi-collector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锥体组合对使用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准确测定镁同位素的影响
  • DOI:
    10.1002/rcm.835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Gou Long-Fei;Jin Zhangdong;Galy Albert;Sun He;Deng Li;Xu Yang
  • 通讯作者:
    Xu Y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早全新世降温事件的湖泊沉积证据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章东;沈 吉;王苏民;张恩楼
  • 通讯作者:
    张恩楼
湖泊沉积物Sr同位素记录的小冰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章东;王苏民;沈 吉;王银喜
  • 通讯作者:
    王银喜
土壤腐殖物质特征及其对有机碳长时间尺度稳定性的指示:以陕西洛川黄土剖面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旭辉;李福春;师焕芝;代静玉;吴枫;金章东
  • 通讯作者:
    金章东
内陆湖泊流域的化学风化及气候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章东;沈吉;季峻峰;李福春
  • 通讯作者:
    李福春
硼掺入Mg(OH)_2形式及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军;肖应凯;刘丛强;金章东;赵志琦;贺茂勇
  • 通讯作者:
    贺茂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金章东的其他基金

科学传播项目:让中小学生从化学认识地球
  • 批准号:
    4214203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1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从源到汇”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对岷江流域地表过程的影响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05 万元
  • 项目类别:
湖泊流域剥蚀-风化-沉积过程制约因素的地球化学示踪解译
  • 批准号:
    40873082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